钢材77资讯网

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 能源行业"开足马力"保障百姓温暖过冬

近日,随着寒潮再次到来,我国多地气温明显下降,能源需求大幅攀升。作为能源保障“压舱石”,当前,煤炭行业加强生产管理,发挥数字化技术作用,加快释放优质产能,持续提升煤炭运力,全力保障冬季用煤需求。

位于山西大同的晋能控股集团塔山煤矿,随着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远程放煤一键启动,滚滚“乌金”被皮带输送至地面。目前,该矿年产能已提升至2500万吨,每天外运的煤炭可以装满8公里长的重载列车车厢。今年1至10月,晋能控股集团电煤保供完成15299万吨,合同进度兑现率96%,为完成全年保供任务奠定了基础。

在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生产现场,十几台重型电铲与上百台200吨级以上自卸卡车等重型装备开足马力,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环节有条不紊,单日最高原煤产量突破11万吨。今年以来,中国中煤累计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1.48亿吨,占自产动力煤比重90%,创历史新高。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矿区里,电铲昼夜不息、卡车轰鸣。截至11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10月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8742.6万吨,同比增加140.4万吨,自产煤连续25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

11月15日,满载3322吨疆煤的列车在黄骅港接卸完毕。该车是国家能源集团首列全程铁路集装箱运输专列,始发于新疆红沙泉站,经明水站和万水泉转运至黄骅港,打通了疆煤外运又一新通道。

“我们加强了与其他单位合作,构建以跨局循环列车为主体的疆煤运输模式,在加快车辆循环的同时,也保证了疆煤外运的规模化运输,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电煤库存量。”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本轮采暖季开启之前,多家煤电企业加紧推进煤炭储备工作,为冬季供电供热攒够“口粮”。

华电乌江公司坚持长协煤、市场煤“两手抓”,结合煤场库存、月度电量和机组运行方式,动态调整采购策略,保证燃料储备充足,机组稳发满发、应供尽供。严格采、制、化及燃煤接卸流程,提高来煤接卸效率,保障今冬保供用煤。自今年10月1日至11月19日,中国华电居民采暖供热量5241万吉焦,进入11月以来,供热量同比增长超11%。

中国华能做好电煤补库提库和资金保障落实,确保库存满足冬季运行要求,特别是京津冀、黑吉辽和云南等地区,千方百计拓宽煤源,确保燃料供应。自今年10月1日至11月19日,中国华能居民采暖供热量近4400万吉焦,同比增加了约10%。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技术在能源保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能源集团重载铁路货车状态检修成套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已通过相关部门验收评审。重载铁路货车智能运维“状态修”可以使铁路货车全生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20%以上,列车固定编组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车辆运输周转时间压缩0.3天,为重载列车运输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助力能源保供。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自主研发“煤炭全流程一体化管控调度系统”,通过数字化、精细化、多维化的数据分析,使煤炭产、运、存、耗、销等数据在“一张图”上实时呈现,为生产经营提供精确高效的科学数据,提升生产效能。

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煤炭生产供应平稳有序,运输得到有力保障,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可用33天,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强煤炭生产监测调度,推动地方和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稳产增产。

“现阶段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尤其是在电力生产领域,全社会70%左右的发电量仍是煤电。从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的意义上,煤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压舱石’与‘基本盘’作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