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中冶南方绿色智能加热炉屡获央视报道

近期,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建设的多个优质加热炉项目获央视报道,得到行业内广泛关注。此前,韶钢高三线加热炉、马钢特钢优棒加热炉的建设故事也在央视播出。在中国钢铁实现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再次用技术书写了钢铁行业热工领域的创新之路。

宝武马钢特钢优棒加热炉

总书记在宝武马钢视察时,曾在优质合金棒材车间驻留。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总承包建设的马钢特钢优棒加热炉正在运行。该项目于2018年6月按照合同约定节点点火烘炉;12月收到马钢公司奖励通知,对热工公司总承包的马钢特钢优棒加热炉项目按期完成任务给予奖励。

该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低NOx无焰燃烧技术及公司自主开发的中冶南方智能加热炉系统WISave。该系统涵盖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跟踪、节能优化控制及基于二级数学模型的智能燃烧等新型加热炉技术。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无焰燃烧技术和WISave智能控制系统的加热炉项目,具有引领国内加热炉建设方向的重要战略意义。

宝武韶钢高三线加热炉

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宝武韶钢高三线加热炉是国内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加热炉。该项目已全部验收完成,实现从钢坯上料至出炉全流程的智能上料、智能跟踪、智能燃烧及智能交互等功能。项目自动控制率在90%以上,极大降低了操作强度,有效地提升了成材率及设备利用率,吨钢能耗降低15%,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该项目采用中冶南方智能加热炉系统WISave,实现单炉的智能化控制;同时,另外6座加热炉一并搭载WISave系统,形成7座加热炉远程智慧集控。

河钢塞钢2250热连轧加热炉

图:《钢铁脊梁》第二集《钢铁纵横》播出河钢集团在塞尔维亚建设绿色、智能钢铁生产线

作为河钢塞钢热轧产线重要组成的2250mm热连轧新建3#步进加热炉工程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以EPC总承包方式设计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安装,预计于春节后点火烘炉。同时,对塞尔维亚当地操作工人的培训准备工作也在筹备之中。

该项目应用先进的空煤气双蓄热燃烧技术、烟气反吹技术、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自主开发的超低NOx排放技术,搭载中冶南方热工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加热炉系统WISave,打造塞尔维亚首座蓄热式加热炉、超低排放加热炉以及智能加热炉。

宝武马钢重型H型钢加热炉

图:《钢铁脊梁》第三集《钢铁之翼》播出宝武马钢重型H型钢产线

宝武马钢重型H型钢生产线是我国第一条热轧重型H型钢生产线,产线上的重型H型钢加热炉是全线唯一的国产化主体装备,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总承包建设,已于2020年初顺利投产。

该项目采用H型钢异形坯加热新工艺、H型钢异形坯专用水梁及垫块技术、超低NOx无焰烧嘴、中冶南方智能加热炉系统WISave等多项由公司自主开发的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满足该生产线“超高、超宽、超重量”的产品要求。该产线产品主打国内所缺的重型系列、厚壁系列、宽翼缘系列等高附加值H型钢产品,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津西H型钢加热炉

图:《钢铁脊梁》第四集《钢连万家》播出津西集团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产业延伸

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津西H型钢加热炉于2021年5月25日正式进入热试阶段,目前加热炉运行情况良好,各项能耗指标优异。

津西集团地处唐山地区,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应用烟气反吹扫技术及装备、超低NOx双蓄热燃烧、改进型双交叉限幅连续燃烧控制技术等多项自主开发的技术及装备,以满足该地区超低排放要求。

多次获得央视报道,证明了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在钢坯加热炉领域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系统解决服务商地位。

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在钢坯加热领域迫切需要探索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基于对钢坯加热技术的系统思考,从减排、节能两方面入手,不断进行绿色化、智能化的探索。

清洁加热——超低氮燃烧技术及装备

中冶南方热工公司自主开发MILD、ECOCYL、DECOCYL燃烧技术及装备,实现NOx超低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以上技术及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多座加热炉,经过实测,NOx排放可低至30mg/Nm³。

图:中冶南方热工公司项目污染物排放检测数据

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低碳技术及装备

中冶南方联合唐钢开发的工业炉窑烟气反吹低碳技术及装备,实现蓄热式加热炉CO循环再利用,有效降低CO排放。

该技术及装备成功应用于河钢塞钢、津西、乐亭等轧钢加热炉,一座加热炉一年可回收CO量20000t左右。

降低能源强度——余热再利用技术及装备

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拥有适用于各种加热炉场景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可根据工业炉烟气热能品位,使烟气余热分别用于预热助燃空气、煤气、产生饱和蒸汽等环节,对加热炉烟气实现最高四级的分级回收、梯级利用。

该技术装备广泛运用于中冶南方热工公司的多个常规燃烧方式加热炉上,典型项目——马钢重型H型钢加热炉,经余热回收后,出口烟气温度降低至200°C。

集约化节能减排——中冶南方智能加热炉系统WISave

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对加热炉生产过程中降低操作强度、节省燃气消耗、稳态生产及过渡管理、设备的有效使用以及控制策略的制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运用WISave智能控制技术后,多个项目的自动化控制率升至90%以上,人员操作强度大幅降低;该系统尤为适用于蓄热式加热炉,经检测,改造后的蓄热式加热炉能耗降幅均在8%以上,成材率亦有提高。在系统形成集群后,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整合管理平台,形成远程智慧集控,有效地提高全厂加热炉的整体管理效率,降低边际成本。

图:宝武韶钢加热炉群智慧集控

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将继续践行央企使命,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加热炉绿色化、智能化升级路径,为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