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全球物价,涨声一片

1

全球物价,涨疯了!

美国11月的CPI数据公布后,让人大吃一惊…居然高达6.8%!这是自1982年6月份以来、创出了近40年通胀数据的新高。

美国当然不是孤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CPI数据都在迭创新高,全球大通胀的到来、让人猝不及防。

俄罗斯通胀率为8.4%、创近5年以来新高;

巴西为10.74%、创近5年新高;

韩国3.7%、创近9年新高;

英国为4.2%、创近10年以来新高;

墨西哥为7.37%、创近20年新高;

欧元区通胀率为4.9%、创近30年以来新高;

……

在韩国,一棵白菜的价格约25元,相比去年涨幅超50%;在美国,火腿价格相比去年上涨20%、房租价格上涨16%、汽油价格上涨约50%;在土耳其,有人去买食用油、每隔几天的价格就会大幅上涨。

自2020年疫情以来,我们都知道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房价在一个劲的上涨,万万没想到充裕的货币最终还是流向了消费品、并推高的物价的上涨。

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底以来,包括植物油、谷物、肉类、食糖在内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上涨,且至今仍没有停止的迹象。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全球的整体通胀率今年将高达4.3%、为近10年以来的新高。

全球的物价上涨,已由之前的少数商品/部分品种的短暂上涨、转向大多数商品/大多数品种的普遍持续性的上涨。这种迅猛上涨的势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担忧、甚至恐慌。

为了应对通胀,美国已开启了Tapper(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即减少印钞数量),其他的很多国家则早在美国Tapper之前就进入加息通道:新西兰加息两次、韩国加息两次、哥伦比亚加息两次、波兰加息两次、墨西哥加息四次、俄罗斯加息五次、巴西加息六次……

很多年不见的全球物价普涨,为什么近一年多愈演愈烈呢?

2

为什么全球物价飞涨呢?

其实就两个原因,一个是商品少了、另一个是钱多了,而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新冠疫情…在全球商品生产、流通紧密的今天,新冠疫情打乱了一切。

全球供应链受阻。现在的全球商品生产、消费格局是这样的:拉美/澳洲/非洲等提供能源原材料,中国等亚洲国家负责生产,美国/欧洲等经济体最终消费,在此期间需要大量的贸易物流。

可因为疫情,一些新型国家启动疫情封锁影响原材料等中间半成品供给,发达国家又因为港口封闭致使到港的货物无法卸运,所以商品供给少了。

劳动力供给不足。因为疫情,一线工人(如英国的卡车司机/美国的基层员工)因为担心疫情、所以劳动意愿下降。

与此同时,政府(如美国/澳洲等)又大力发放失业补贴、致使补贴收入比工资收入还高…一线员工就更不愿意工作了。

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9月劳动参与率处于61.6%的低位,全国职位空缺数量超过1000万。企业为了雇佣,不得不提高工资、而这却会推高成本、由此进入“工资—价格”螺旋上涨通道。

印钱过多过量。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欧美等各国纷纷开动印钞机、给企业和居民直接发钱,而这些钱并没有促进生产和商品供给增加。

市场中的钱多了、可商品不仅没多还变少了,结果显而易见…物价自然水涨船高。

绿色转型/能源价格上涨推高成本。现在全球各国都在进行绿色转型、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而这种转型会增加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价格(比如购买碳排放权、环保要求等都会增加成本),而这种价格的上涨又会传导至电力、物流、建材、化工等的生产成本上,最终造成终端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推动通胀。

也因为绿色转型,会人为压低化石能源的生产供应,就会减少供给、并提高价格,也是造成全球通胀的原因之一。

可在全球面临通胀肆虐的情况下,中国的消费品物价似乎还相对稳定、难得的一股清流,难道我们真能独善其身吗?

3

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相对稳定,但中国的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涨幅却很大。

再通俗的话说,就是关系老百姓吃穿住行等的日常消费品物价相对稳定,但生产企业所用原材料(煤炭/然气/电力/钢材/铝铜铁金属等)的价格却涨幅较大。

自今年春以来,PPI指数一路上涨、由3月份的4.4%一度上升至10份的峰值13.5%,11月份PPI指数虽有所下跌、但同比仍上涨了12.9%。

CPI指数今年以来,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在1%左右的低点徘徊,但最近有上涨的迹象…11月份数值已由10月份的1.5%涨至2.3%,PPI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会否传导至最终消费品价格上,不免让人担心。

为什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而最终商品的价格没有明显上涨呢?

一个原因是中国目前整体上还有些产能过剩,也因此竞争更激励…终端商品一旦调高价格、消费者就去买别家的替代商品了,所以生产厂家不敢提价、只能自己消化涨价的成本。而中国完备的生产体系和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物价的上涨。

欧美等国的实物商品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因为港口和物流受阻影响了供应链,所以海外的商品(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生产的)运不进来、造成商品稀缺,自然物价上涨。

另一个原因是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并且有些涨价的商品可能并没有列入CPI的统计范围。比如在绝大多数蔬菜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西兰花的价格可能涨幅很大,但西兰花可能不在CPI统计的范围内,这样CPI的数据仍然稳定、但经常吃西兰花的人会感觉到物价上涨。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生产成本的传递有一个过程,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传导至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有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因为中国过长、过全的产业链而变得更加缓慢,目前没有通胀、并不代表未来没有…或许是时间还没到、还在传导过程中。

根据以往的经验,物价上涨会很突然、说不定什么时候物价就猛然间普遍性的上涨了,出人意料、让人防不胜防。

随着新冠病毒的最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在多国多地出现,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很可能在全球迅速扩散,由此可能会让稍微缓和的国际生产和物流再次受阻。全球更坏的恶性通胀,或许正在路上。来源:米筐投资、今日头条

最新相关

安钢股份桥梁钢中标武汉重点市政工程

本报讯 近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安钢股份生产的桥梁钢成功中标武汉市某重点市政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钢股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向特钢要效益"的力度,全力推进特钢转型。销售团队主动出击,...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山钢管线钢出海"圈粉"

7月24日,山钢日照公司X70M高端管线钢正在码头装船发往沙特(如图)。近日,山钢日照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能力,成功斩获沙特市场5.5万吨X70M高端管线钢热轧卷批量订单。面对沙特天然...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柳钢家电用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6%

在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柳钢家电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116%。今年初以来,柳钢销售中心抢抓政策机遇,优化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区域。尤其是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15日也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代愚公李双良带队搬走了太钢1000万立方米的废钢渣,治理后的太钢渣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

让长江岸线美起来

从2019年起,南钢集团对沿长江岸线约3公里、70万平方米的江滩进行覆绿,种植垂柳、香樟、水杉等大型乔木15000多棵,并新建微马跑道、音乐看台及栈桥等,全力打造湿地公园景观。经过持续治理,现在...

5.6万吨"新钢造"助力昌九高铁试跑

7月29日,G55501次试验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这标志着昌九高铁南昌东至何家线路所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昌九高铁是江西省境内一条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湛江钢铁又一条"海上钢铁丝路"开通

8月3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品码头汽笛长鸣,"顶鹤"轮满载产成品破浪启航,驶向泰国林查班港(如图)。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首条直通东盟核心市场的泰国国际班轮航线正式开通,也是继越南海防航线成功运...

与国铁互通!敬业铁路专用线开通

8月17日,敬业铁路专用线GT31108次国铁车辆(如图)开行,标志着敬业铁路专用线成功实现与国铁业务互通。据悉,敬业铁路专用线全长23公里,全线采用污染物零排放的电气化铁路,共设3个站点,起点接轨...

山钢万吨桥梁钢撑起济南高架"长龙"

8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程春晖路路段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一条高架"长龙"跃然眼前(如图)。山钢集团为该工程定向供应的2万吨优质厚板桥梁钢订单,目前已完成逾7000吨的...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这间体验馆,教你安全避坑不踩雷!

8月19日,柳钢集团焦化厂职工正在该厂日前开馆的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馆进行安全施工体验(如图)。该体验馆采用先进成熟的智能VR和3D技术,将VR设备与行业安全标准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