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房地产萎靡使中国钢铁业陷入困境,业界期待引擎再发力

中国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问题现在已经蔓延到了工业引擎的一条重要动脉——钢铁行业,并开始波及其他产业。

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表危机的蔓延是对政策制定者的一个警告,因为钢铁行业命运的波动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水泥、玻璃和家用电器都容易受到需求下降的影响。

由于占金属消费一半以上的建筑活动需求放缓,钢铁价格已经从今年早些时候的历史最高点回落,导致钢铁制造商的股价也受到了伤害。

钢铁对建筑业和制造业的起伏非常敏感,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在钢铁业务的打击下,房地产开发商已经调低了对项目的投资以节省现金。这个行业已经受到了严格的借贷规定的挤压,导致负债公司被债务吞噬,最明显的是中国恒大集团。

“我们通常在冬季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囤积钢铁产品,并在新年假期后消费恢复时出售这些产品。但我们今年暂缓了行动,”北京的一位钢铁交易商齐晓亮说。

“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再过6到12个月,情况也不会完全扭转,”他补充说。

另一种建筑材料——水泥产量在9月-11月同比下降约16%,与2017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也有所下降。同时土方挖掘机的需求在最近几个月也在下降。

房地产低迷的外溢影响不断扩大,也出现在其他地方。例如,在家电行业,自5月至11月,冰箱月产量一直在下降。

命运逆转

2021年前三季度,钢铁生产商是整个中国经济中表现最好的企业之一,中国28家主要上市钢厂的净利润超过1060亿元(1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比疫情前的2019年高129%。

可以说,2021年的前9个月,中国主要上市钢厂的利润猛增。但现在,钢铁行业的繁荣时期已经过去了。

自7月以来,按建筑面积计算的新建筑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这是自2015年以来最长的一段下降期。在开发商的违约危机以及政府的管控下,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和按建筑面积计算的新开工增长在近几个月内下滑。

而房地产行业的放缓使中国9月份以来的月度粗钢产量下降了20%以上。密切跟踪的钢铁股票工具和商品期货已经捕捉到了命运的反转。

中证钢铁股票指数在9月中旬之前上涨了约90%,此后暴跌27%,而建筑材料螺纹钢和线材的期货价格分别从历史高点暴跌24%和31%,这几乎抹去了今年的所有涨幅。

随着钢铁生产商的急刹车,用于炼钢的原材料也遭到了打击,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从5月份的记录中下跌了45%以上。

螺纹钢的毛利润也从9月底的峰值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由于房地产市场需求放缓,中国的螺纹钢产量在最近几个月下降。

前景难料

房地产相关行业是对中国经济贡献最大的单一行业,2021年占GDP的28%,低于2016年35%的近期峰值。

根据穆迪的数据,GDP份额细分为7%来自房地产的直接贡献,21%来自建筑业以及通过机械和设备等供应链行业的间接贡献。

一家政府行业咨询公司预测,中国的钢铁需求在2022年将下滑0.7%,而今年预计下滑4.7%。

如果建筑支出的收缩持续下去,那么就会影响到中国制造业基础关键部分的电器以及家电生产商。

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弗雷德里克-诺伊曼说:“二十多年来,房地产建设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引擎。但随着建筑活动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低迷,增长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一到两个档次。”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