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 技术提升的直梯

卢敏(冶金工业出版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专业科技书籍承载的是知识和文明,记录与传承着科技的发展,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传播,促进专业精神的传承。读书可以提升思想、积淀学养。读专业科技书可以活化新知,汲取前人经验。读专业科技书,是利用很短的时间学习图书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是快速提高专业科学技能的捷径。

“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国栋院士任主编,业内多位院士为顾问,联合钢铁行业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凝练涵盖选矿-冶炼-热轧-冷轧产品-服务整个钢铁制造全流程关键共性技术,包含具有国际原创性的工艺思想和生产装备技术,可供钢铁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帮助企业开阔视野、正确决策,促进钢铁行业高效绿色发展。

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担任着“供给侧”(经济学术语,指供给方面)的重要任务,保障着国民经济建设应用最广泛、应用量最大、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钢铁工业技术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根基。“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面向钢铁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需求,围绕国家钢铁行业重大需求,着力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产品性能问题,基于钢铁共性协同创新中心系列创新成果,以全流程、绿色化工艺、装备与工程化、产业化为主线,结合钢铁工业生产线上的实际运行工程项目和生产优质钢材实例,系统汇集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为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规划未来发展蓝图提供参考。丛书凝练了6个研究方向:“铁矿绿色资源开发和利用”“先进冶炼、连铸工艺与装备”“先进热轧及热处理工艺与装备技术”“先进短流程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冷轧、退火和涂镀工艺与装备技术”“钢铁行业信息化与智能化”。

丛书重点阐述推行减量化的钢铁材料设计,采用洁净化制备、全流程产品质量保障等前沿理论与创新技术,开发高端钢材,支撑国民经济和海洋、交通、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即实现“制造绿色”。同时,在海洋平台、舰船用钢,汽车轻量化、高铁轮对用钢,以及第三代核电主设备用钢等国家重大工程急需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关键共性工艺与装备技术均有非常大的技术难度,技术突破实属不易,因此书中阐述的每一项突破都具有重大使用价值和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高品质特殊钢电渣重熔新技术是国际上首次实现从无到有的原创性技术。丛书对完善我国钢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理论体系、推广关键共性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关键共性技术中的绝大部分技术在我国钢铁企业得到了成功推广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同时,部分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钢铁行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角色转换。为了使这些先进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促进我国钢铁行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对这些先进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围绕钢铁工业“绿色制造”“制造绿色”主题,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反映钢铁绿色化工艺与装备和重大工程高性能绿色化产品开发两方面重大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对于整个钢铁生产全流程环节,研发选矿、冶炼、连铸、轧制、热处理、工艺流程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通过学科交叉、行业协同、产学研用结合、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实现4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如果想系统地了解钢铁全流程创新性技术成果,想详细学习钢铁流程创新技术成果,想使用钢铁流程创新技术成果,读“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会对您有益处。

努力读书吧,它是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好读书的人们,让我们一齐读好书吧!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