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境外投资者连续16个月净买入国内债券,陆家嘴论坛热议制度型开放的下一步怎么走?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当前,我国应在哪些领域,重点扩大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力度?如何优化“边境后”规则与管理制度改革,改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兴业的营商环境?

今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的“全体大会五: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嘉宾认为,稳步扩大金融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更多地从制度型开放入手,从推进制度型开放和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角度来看,金融市场发展要求不断提升金融资产的定价能力和金融资源全球配置的功能。

嘉宾指出,需进一步提升我国在金融领域的规则标准制定以及与国际对话的能力,还需丰富产品体系和定价能力,建议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载体,推进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

境外投资者已经连续16个月净买入国内债券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国建设金融强国也必然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在规则、制度、管理、标准等方面,与高标准国际规则尽快接轨。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指出,当前在金融领域,越来越多外资准入限制已经被取消,外资对银行保险机构可以实现100%控股,充分展现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效。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指出,近期,境外投资者已经连续16个月净买入国内债券,债券持有规模超过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在中美利差倒挂背景下,境外资金持续流入银行间市场,彰显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她说。

“国内债券市场目前流动性大幅提高了,关键期限国债的价差已经接近美国国债,10年期国债价差甚至比美债还小”,她还回忆说,“3年前的陆家嘴论坛上,有一个境外嘉宾就对中国的债券流动性提出了质疑,当时我们的价差是非常大的,但是开放以后市场的变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过,霍颖励也强调,对标高水平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目前的现状和金融强国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比如境外投资者参与程度不高、持有债券规模不大、对冲和管理风险衍生不充分等等。

从推进制度型开放和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角度来看,金融市场发展要求不断提升金融资产的定价能力和金融资源全球配置的功能。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则指出,目前我们还缺乏定价能力,要通过开放,把交易者引进来、把交割走出去,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外向性品种比较多,对外依存度很高。只有通过开放,我们才有可能把境外投资者吸引进来,参与到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形成过程中,交易所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王凤海表示,未来将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加大品种开发力度。

推进上海金融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

在深化开放的过程中,制度型开放可以促进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进而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制度型开放的建设,专家认为,上海作为金融制度型开放的排头兵,应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载体,推进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同时加大再保险在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发挥的作用,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全球定价能力。

刘金认为,下一步,稳步扩大金融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更多地从制度型开放入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到中国展业兴业。当前中国已经推出很多务实措施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载体,推进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刘金表示,未来希望能够赋予自贸区更多改革创新的自主权,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同时,也要看到,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还有差距,要提高相关制度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向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聚集。

三是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增强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刘金表示,这是金融机构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

中国再保险集团总裁庄乾志认为,再保险在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应发挥更大作用。下一步再保险推进制度型开放,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再保险国际化进程,深化再保险国际沟通交流,再保险要助推直接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散经济运行与社会治理风险。

二是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要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顶层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他说。

三是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霍颖励则表示,推进制度型开放应该从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开放路径。她认为,要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全球定价能力,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利率、汇率等衍生品序列,有效发挥金融衍生品在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功能,持续拓展开放渠道,优化规则机制,深化国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