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红色钢铁|抗日根据地钢铁材料的生产和供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钢铁材料生产和供给

(连载二)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钢铁材料的生产和供给(之二)

陈新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纪委副书记)

(二)抗日根据地钢铁材料的生产和供给

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创建的各根据地生产军工所需的钢铁材料,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从沦陷区或国统区采购,或从民间收购一部分土铁或废旧钢铁;另一方面主要靠自力更生,用小土高炉和坩埚炉来生产制造手榴弹壳、炮弹壳和地雷的生铁。尤其是在发明生铁韧化处理技术后,坩埚和小土炉所产的白口生铁铸件经韧化处理后,就变成灰口生铁,铸造的炮弹壳等可加工处理[14],这极大地促进了小土高炉和坩埚炉炼铁的生产。当时,抗日根据地自产的钢铁材料,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很难完全满足军工生产所需。但就生产的这些有限的土法生铁,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钢铁材料的生产和供给

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和晋绥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军工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在太行山区创建拥有十几个厂的军事工业[15]。围绕着军工生产,各根据地创建了一些钢铁生产厂。

(1)武乡县自卫队铁厂[16](后称鼙山工厂)。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在山西武乡县有一批从太原兵工厂返乡的工人,在八路军工作团(即抗战初期共产党组织未公开时的中共武乡县委)的领导下,由工人抗日救国会出面,经武乡县政府批准,杜生旺、贾志厚、王化南等同志联络30余名工人,于1937年11月间发起成立了武乡县工人抗日武装自卫队。自卫队成立后,为了解决自卫队武器装备问题,在武乡县着手筹建自己的小型兵工厂。厂址先选在武乡县的城隍庙,后因敌机轰炸搬到魏家窑的老爷庙,后又因老爷庙地方太小,迁址到松庄附近的佛爷滩。这个兵工厂对外叫自卫队铁厂,后因保密需要且县城背靠鼙山,又改名为鼙山工厂。该厂建有土法炼铁方炉1台。

该厂所生产的土铁主要为武乡县工人抗日自卫队和县抗日游击队锻打大砍刀和试制木柄手榴弹。1938年10月为解决铸造手榴弹壳的生铁问题,该厂迁址到柳沟村,并与当地的开源公司、成诚铁厂、永恒铁厂等20多家私营企业工厂合股经营,除土法生产生铁,制造手榴弹、修理枪支外,还生产小农具,当时生产工人最多时达260人,月产土生铁最高达到10000余公斤。

后为支援八路军军事工业的发展,1939年4月,鼙山工厂移交八路军总部军工科。

(2)八路军总部柳沟铁厂[17](简称柳沟铁厂)。原柳沟铁厂创建于1930年,先前以土法生产民用铸铁件为主。1939年3月,八路军总部在黎城县北庄成立后勤部军事工业科,为保密起见,对外称六科,刘鹏任科长,统一领导军工生产。1939年4月1日,由八路军总部第六科(军工科)接管鼙山工厂,并与柳沟铁厂合并,改名为八路军总部柳沟铁厂(简称柳沟铁厂),由高原任厂长,张先进任教导员。

▲柳沟兵工厂的灰口铁焖火炉。(资料)

新的柳沟铁厂成立后,又增加生产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及50炮弹、60炮弹、80炮弹、82迫击炮弹等。该厂是当时八路军军工部所属产值、产量最高的兵工厂,也是抗日战争和后来解放战争时期,成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生铁主要供应基地。

柳沟铁厂在鼙山工厂的基础上扩大生产,当时正式工人已达到200名,用土法生产毛铁(土铁),月生产量达7500公斤,日产手榴弹200余枚。

该厂于1947年初整编为兵工一厂,职工达到1200多人,月产生铁达到9万公斤。整个兵工一厂包括炼铁、炼铜、翻砂、钳工、机工、木工、装配7个工作部,形成了从采矿、冶炼(炼铁、炼铜)、机械、发电为一体的小型联合企业。

(3)青城铁厂[18]。1941年3月,八路军军工部在和顺县青城创建青城铁厂,厂长为陆达。该厂改良传统的土法坩埚炉,试建了1座有废气蓄热室的坩埚炉,提高了冶炼温度,成功生产出灰口铁。1942年3月,该厂有职工290多人,工厂自己采煤和开采铁矿石,日产灰口生铁150公斤,主要铸造生产炮弹壳、手榴弹壳和地雷。

该厂投产不久,1942年5月,日军开始对根据地“大扫荡”,青城铁厂遭毁。

(4)平顺县翻砂厂[19]。1943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对弹药需求急增,八路军总部决定由军工部在山西平顺县建立一个翻砂厂,利用当地民众生产的土铁,收购后铸造大小炮弹壳、手榴弹弹壳等,提高了炮弹壳和手榴弹的生产量,做到了对柳沟铁厂生产炮弹壳和手榴弹壳的补充。

当时,在抗日根据地的土法坩埚炼铁中,由于冶炼炉温限制,生产出的生铁主要为白口生铁。这种生铁又硬又脆,铸造出的弹壳很难进行机加工,所以必须设法将白口铁铸造的弹壳转变成可机加工的灰口铸铁件。八路军军工部部长刘鼎派冶金专家陆达到柳沟铁厂进行试验。1941年3月,柳沟铁厂铸造工孙兆喜与陆达共同研究建成了火焰反射炉,取得了白口生铁焖火技术的成功,经过焖火处理的弹壳可车削加工,因此掌握了批量生产炮弹的关键技术,提高了炮弹的产量[20]。从1941年末到1943年末,柳沟铁厂和青城铁厂为八路军抗战前线提供50毫米和8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达11万发。

2.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钢铁材料的生产和供给

新四军领导抗日根据地中的钢铁材料的供给和生产,始终围绕着新四军的军工生产而进行。新四军的军工生产大致分为4个时期:皖南军部及各支队修械所时期、盐城军工部时期、各师各旅军工生产时期、黄花塘会议之后军工生产大发展时期。

▲新四军兵工厂。(资料)

皖南军部及各支队修械所时期。从1937年10月新四军成立到1941年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没有建立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只于1937年12月在安徽组建了军部军械所及各支队的军械所。这一时期军械所的主要任务是修理旧枪械和制造少量的手榴弹,军工产量不大,而且军工人员很少,军工生产所需的钢铁材料来源于破旧损坏的枪械和收购来的废旧钢铁,以及一些当地生产的土铁和土钢。

盐城军工部时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建时成立军工部,军工部机关设立4科和1个党支部,下属7个军工厂,主要任务是制造地雷、手榴弹、翻造枪弹,修理枪械、研制内装黄色炸弹的82迫击炮等。其中,第4厂为铸造厂,主要生产炮弹、手榴弹壳。当时第4厂铸造用的钢铁材料主要是收购的废旧钢铁,或从敌占区购买的材料。但后因日军不断扫荡,集中的军工生产很难维持,1941年8月军工部撤销,7个军工厂分散到各师各旅去。新四军军工部成立虽然只有8个月,生产很少,但是它的成立集中和培训了一批军工技术骨干,为后来各师军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各师(纵队)各旅组织军工生产时期。新四军军工部撤销后,各师(纵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分头开办军工生产,在华中、华东等根据地创建了大小不同的各类军工生产厂。军工生产中所需钢铁材料,一部分从上海、南京等敌占区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和从根据地收购一些废旧钢铁材料,通过熔化铸造炮弹壳、地雷等;另一部分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军工体系中配套有一些用土法冶炼生铁。例如1944年1月新四军一师军工部军械厂建有小型土法炼铁炉和炼铜炉,冶炼生铁或通过化铁,铸造炮弹,当时该厂工人达200多人。该厂不仅生产子弹、榴弹炮和炮弹,还研制新式武器,制造小口径迫击炮。新四军五师在湖北孝感、礼山等地建设有土炼铁炉,生产土铁,用于制造手榴弹、枪榴弹和地雷等武器[21]。新四军其他各师成立的机械所、制造所或修械所,一般都设有翻砂股或材料股,负责军工所需钢铁材料的生产或供应。

黄花塘会议之后军工生产大发展时期。1944年9月21日至10月初,新四军军部在淮南黄花塘召开了华中兵工厂生产会议。这次会议对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军工大发展,对钢铁材料需求量更大,各军工厂采取在敌占区购买、在根据地回收和自己生产的方法。例如,1947年新四军在江苏东台、阜宁县及丹阳、武进、金坛三县交界处的天荒湖地区建立修械所,用石墨坩埚或用柴油桶做成三节炉,以白煤、焦炭、木炭为燃料,熔化废钢铁,铸造手榴弹、迫击炮弹壳[22]。另外,八路军华北根据地如柳沟铁厂等,也支援新四军一些师旅机械所、制造所或修械所需要的部分灰口铸铁。这一时期,新四军各根据地通过各种方法,大力扩大钢铁材料的来源,满足军工的生产。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地处华东、华中等沦陷区,因日军、伪军和顽军的不断扫荡和破坏,没有固定的后方,军工后勤跟着主力打游击,军工生产克服无数的困难,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材料自己找,没有房子自己搭。特别是军工生产所需的钢铁材料,主要是通过多方筹措购买或自己土法生产。(未完待续)

注:

[14]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编《百年陆达》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243页《关于炮弹壳的韧化处理》

[15]兵工记忆编委员会编《兵工记忆》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第一版第22页刘鼎《在太行山上》

[16]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冶金工业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12月第一版第8页、第788页

[17]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冶金工业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12月第一版第788页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编《百年陆达》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

[18]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冶金工业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12月第一版第254页、第788页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编《百年陆达》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

[19]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冶金工业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12月第一版第789页

[20]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编《百年陆达》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

[21]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冶金工业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概述第7页

[2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冶金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概述第3页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