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与中国冶金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勠力同心共强中国钢铁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徐可可报道

记者顾学超摄影

6月28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冶金规划院)与中国冶金报社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签订协议。未来,双方将基于多年友好合作关系和各自独特优势,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强强联合,共强钢铁,用规划和文化的力量共同为钢铁行业、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冶金规划院院长范铁军与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冶金规划院院长助理邹若敏,院长助理、事业发展处处长周翔,总设计师、综合规划处副处长高升,品牌宣传中心副主任王轶凡;中国冶金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熊余平,社长助理、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晓莉,副总编、新媒体中心主任吕兵,新闻中心主任罗忠河,装备部主任王庆等双方相关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前,双方进行了座谈。

范铁军首先感谢中国冶金报社一直以来给予冶金规划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结合冶金规划院近年发展沉淀和工作实践,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系统介绍了冶金规划院围绕“做好政府机构参谋部、行业发展引领者、企业规划智囊团”的服务定位,立足“一体两翼大平台”发展战略,聚力规划咨询、环保超低排放、低碳发展、智能制造、标准与认证等领域,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的全方位专业支撑和技术服务。

范铁军还指出,中国冶金报社在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展现行业发展变化、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以及扩大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行业唯一权威主流媒体作用,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健康可持续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同伴互助共成长,冶金规划院与中国冶金报社使命一致、目标一致、关注点一致,在战略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与宝贵经验。立足新发展,站在更高起点,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互相成就、互利共赢,努力实现“1+1>2”的倍增效应,探索从咨询、服务到宣传、品牌拓展的综合服务新模式,共强中国钢铁。

陈玉千在座谈时回顾了冶金规划院与中国冶金报社的历史渊源与合作历程,对未来双方的合作模式、合作愿景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陈玉千表示,50年前的1972年4月冶金规划院一成立,报社与冶金规划院就同在一个大院办公,两家已相识、相知、相伴、相助半个世纪。从当年同在冶金部大院,到如今相聚安贞桥畔,报社与冶金规划院50年一路相随,心心相印,从未走远。

冶金规划院是国家唯一专门从事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的全国首批甲级工程咨询机构,有着“集百家之长,为一家服务”的独特优势,秉持“政府机构参谋部、行业发展引领者、企业规划智囊团”的服务定位和“高度、广度、深度、速度、满意度”的发展理念,获得企业的广泛认可。50年来,冶金规划院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了7000多个专题研究咨询报告,在行业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冶金报社成立于1956年7月,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题写报名,是冶金行业唯一权威主流媒体,属于党报党刊,在冶金行业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任。经过66年的发展,目前报社有报纸、网站、多个微信矩阵以及学习强国号、人民号、新华号、今日头条、抖音号等第三方媒体平台,有遍布全国的记者、通讯员和专家队伍,有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

50年来,冶金规划院与报社互惠合作,携手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冶金规划院为报社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智库支持和经济支持。报社总是第一时间报道规划院的最新成果,总是第一时间传播规划院的最新理念,总是第一时间反馈钢铁对于规划的最新需求。当前,冶金规划院和报社互利共赢的合作,已经具备了在高起点上继续深入的条件,两家合作有强大的基础和愿望,体现在8个方面:

一是双方都在围绕钢协党委书记何文波提出的“钢铁行业要重点推动四项工作:一是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二是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制造;三是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四是推进一个重要进程,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来开展工作。

二是双方都在钢协的直接领导下,有着一致的使命,要共强钢铁。

三是双方都出自一个大院,有共同的记忆。

四是双方的关注点也是一致的,即关注行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关注行业前沿发展方向。冶金规划院致力于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报社致力于为钢铁行业鼓与呼。

五是双方的合作点较多。在新形势、新局面下,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一定能探索出“院、报”合作新模式,一定能在多年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助力行业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是双方通过加强合作,可以把规划的高度与宣传的广度结合起来、把咨询的深度与传播的力度融合起来,强强联合,共强钢铁,用规划和文化的力量共同为钢铁行业、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互相学习,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七是双方强强联合效果倍增,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大有可为,能够同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腾飞插上科技的翅膀和文化的翅膀。

八是在自身发展方面,双方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就是为全体职工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奋斗。

“未来,报社将与冶金规划院继续心手相连同绘发展蓝图,勠力同心共强中国钢铁。我们相信,规划院规划得美,冶金报宣传得好;同植钢铁沃土,共挺钢铁脊梁,钢铁未来一定更美好。”陈玉千最后说道。

签约仪式上,鉴于范铁军在我国钢铁行业的广泛影响力和对钢铁工业的卓越贡献,中国冶金报社特别聘请其为“中国冶金报社首席专栏作家”。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