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打造中部国际经贸合作高地 武汉力推多个产业合作园

世界经济正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抬头,但中国选择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多边合作。

为了抢抓这一机遇,促进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谋划多个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中部地区国际经贸合作高地。

在武汉市蔡甸经济开发区内,规划了4平方公里的中德国际产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中日产业园落在武汉市黄陂区临空经济产业园内。在武汉市江夏区的大健康产业园区内,将建设中美国际大健康产业园。这些园区正进入招商引资阶段。

另外,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签署的重大战略项目——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已进入加快建设期。今年1至10月,生态城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102亿元。

其实不仅仅是武汉,不少地方近期也在力推国际产业合作园区,那武汉有何优势?

多位在武汉投资的外企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武汉交通十分便利,科教资源丰富,成为他们选择落户武汉的重要因素。

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拥有62条国际航线,长江内河第一大港坐落在此,江海直达航线接驳远洋国际班轮。8条国家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汉新欧”国际货运专线直达欧洲,14条高速公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受益于此,各个国际产业园区均有各自的交通优势。黄陂区副区长李军告诉第一财经,中日产业园交通优势很明显,比如紧临武汉天河机场,目前拥有5条直航日本航线,3小时可达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静冈。沿江高铁将建设天河机场高铁站。

武汉雄厚的科教实力也为企业解决了人才不足的担忧。武汉拥有89所大学,120万在校大学生,是全球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121所科研机构,2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坐落于此。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出的2018年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武汉排名19位。

坚实的产业基础也是不少外资企业选择落户武汉的重要原因。武汉拥有国家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已经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能源环保、装备制造、钢铁、食品六大千亿支柱产业。

世界百强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伟巴斯特武汉工厂总经理葛凤臣告诉第一财经,企业选择将全球最大工厂放在武汉,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里汽车产业发达,工厂紧邻汽车客户,十分方便。德企伟巴斯特就坐落在中德国际产业园内。

目前新规划的各个产业园区已经启动了招商引资工作。

蔡甸商务局局长胡田涛告诉第一财经,中德产业园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仅今年前9个月,产业园选址区域已先后落户博格华纳、佛吉亚、电装、牧野、库博等10多家国际知名外资工业企业。

武汉市政府于11月6日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举办了武汉*日本知名企业恳谈会。会议邀请了三菱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丸红株式会社、伊藤忠株式会社、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30家日本知名企业及行业协会参会。

黄陂区商务局副局长甘克亮告诉第一财经,目前招商工作进展顺利,自恳谈会一个月来,多家日资企业、行业协会与黄陂区商洽合作共建中日产业园。

目前14家美国企业拟进驻中美国际大健康产业园,计划在制药、医养护理、水科技、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其中,5家美国企业投资意愿强烈,愿意作为首批落户企业,初步投资意向超过20亿美元,其中3家已经提出明确落地选址需求,愿意落户中美大健康产业园,初步投资意向约10亿美元,在武汉建设中国区总部和基地。

武汉市已成为中西部外来投资密集区和重要的对外开放高地。武汉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先后跨越80亿美元、90亿美元、100亿美元台阶,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目前,武汉全市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突破7200家,在汉世界500强企业数从2012年的不到100家,增长到目前的294家,今年有望突破300家。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