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6日电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计算的2021年4月23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6.78,较此前一周上涨0.40%。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100.93和95.73,较此前一周上涨0.34%和0.30%。
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结汇5902亿美元,售汇501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885亿美元。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稳固。
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今年开市第一天,人民币汇率跳升了1.2%,涨至6.46。此后走势平稳,在6.46至6.55之间窄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王春英认为,这一点很关键,可以非常有效地释放市场压力,防止单边预期。2020年底,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1年期历史波动率分别达到了4.3%和5.1%,均较年初上涨0.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王春英认为,自去年美联储推出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以来,衡量预期的指标都表现得比较稳定。因此,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来说,弹性增强、预期稳定,有利于释放压力。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疫情期间G10经常账户对其汇率的影响显著上升。正常情况下,由于发达经济体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其汇率相应地更容易受资本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然而在疫情期间,发达经济体将政策利率降至零附近,并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压低长端利率,致使资本流动对利差的反应有所钝化。此消彼长,经常账户下的资本流动逐渐成为影响汇率的重要力量,把人民币考虑在内该现象仍然成立。然而今年一季度,尤其在过去两个月,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由市场加息预期决定的远期短端利率变动(反映了加息预期的变化)很好地解释了年初至今的汇率变化,即资本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动正在重新夺回汇率主导权。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从国外因素看,美国财政政策继续积极、美国疫苗注射的顺利推进将继续支撑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的强势,而欧洲磕磕绊绊的解封之路使得欧元很难在短期扭转颓势。美债收益率上升将吸引全球配置资金流入美国,例如日本的机构投资者很可能在第二季度增加美债购买,甚至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风险上升;从国内来看,长端中美利差(10年)虽然仍高于“舒适水平”(80至100bp),但收敛压力会传导至人民币汇率市场,此外5至7月是A股上市公司分红较为集中的月份,近年来海外资金涌入境内股市使得“分红季”购汇(人民币兑换成外币)需求上升,以外资青睐的茅指数成分股为例,每年派息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这会阶段性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