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曹操出行或赴港IPO,李书福旗下第八家上市公司呼之欲出

“针对明年赴港IPO的消息,我们仅用‘不矛置评’这四字已经回复一整天了。”12月7日,有吉利控股旗下曹操出行内部人士很“熟练”的回应着记者,却并未予以否认。

此前一日,业内有消息称“曹操出行正与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美国银行(BOA)和华泰国际就首次公开募股进行合作”。消息另称,一旦曹操出行2022年全年财务业绩出炉,公司希望最早于明年4月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可能会筹集数亿美元资金”。

曹操出行将IPO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2021年9月,曹操出行CEO龚昕曾直言,“网约车业务潜力巨大,市场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未来我们将引入更多投资者,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可能会在未来五年内进行IPO,但尚未决定上市地点。”

今年8月下旬,曹操出行也曾被传出最快于明年申请在港IPO的消息,并考虑进行Pre-IPO轮融资。彼时,曹操出行方面亦回应称“不予置评。”据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曹操出行融资金额累计超48亿元,投资方包括吉利控股、农银国际、浙商创投、苏州高铁新城等。

“布局大出行是吉利科技转型战略中的关键举措之一。”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公司将以全球领先的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能源科技,创新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全方位赋能曹操出行。

从地面出行到空中布局,从研发车载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到稳步推进无人驾驶,吉利欲打造一个智慧立体出行生态。其中,作为汽车智能网联化平台的曹操出行正在密集布局。今年1月,曹操出行宣布2023年实现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全部出行订单净零排放;4月,曹操出行发布“专车”与“惠选”业务;8月,与小马智行达成合作,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引入出行平台;9月,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就Robotaxi项目达成合作。

“目前曹操出行的累计用户数已超1.2亿,而其扩张又主要依赖补贴,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上市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网约车行业人士看来,曹操出行在经历多轮融资过后,适时启动IPO是一项意料之中且十分必要的计划——一方面,打通出行市场十分烧钱,尽早上市就能尽早获得融资,避免资金链断裂风险;另一方面,现阶段有多个出行品牌正在瓜分滴滴空余出来的市场份额,而资金支持是主要后盾和底气。“最重要的是,主机厂做出行的本质是尝试从硬件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

作为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在年报中写道,“2022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主动出击,捕捉机会。”倘若此番顺利登陆港股市场,曹操出行不仅是大吉利“全面IPO”计划的延续,亦将成为继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及力帆科技后,李书福名下的第八家上市公司。

“虽然网约车市场融资热度不减,但出行平台的IPO之旅大多荆棘遍布。”前述网约车行业人士表示,主机厂投入巨资和精力在出行领域,打通产业链才是其目标,但目前网约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且在这一烧钱的战场,盈利是非常难的事。“在此背景下,曹操出行赴港IPO能否一击即中,仍需静观其变。”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