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广西梧州市不锈钢产业工业产值将达到700亿元

近日,由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梧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驻梧州市工作队、梧州市工信局等承办的2022年广西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招商恳谈会圆满结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梧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园区、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梧州市永达钢铁集团、梧州市鑫峰特钢有限公司及来自广东的40多家企业代表等近100人参加本次招商恳谈会。

此次招商恳谈会的举办,既是落实自治区特派办深化工业振兴特派员服务企业制度,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打造工业振兴特派员“金字招牌”,积极开展工业振兴特派员“服务企业·相伴同行”招商服务月活动的规定动作;更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紧紧围绕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奋斗目标的具体行动。

为实现精准招商,工作队紧紧围绕梧州不锈钢产业上下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提前一个月开始筛选有实力、重信誉、有扩张意愿的合作企业进行联络对接。充分发挥好梧州紧邻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的独特优势和现有三家不锈钢龙头企业重大技改项目竣工投产的有利契机,累计向50家下游企业发出了邀请函。受疫情影响,仍有44家企业到场参加恳谈会。

参会嘉宾首先到梧州不锈钢产业园区现场参观金海不锈钢公司1050mm绿色中宽板热轧生产线和120万吨不锈钢固溶及绿色生产线;随后在会场观看了产业招商推介宣传片,充分了解梧州市不锈钢产业的整体分布、资源配置、区位优势、物流配套、政策红利等优势条件。恳谈会上,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梧州市有关领导分别致欢迎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开拓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产业链招商情况,长洲区相关负责人专题推介梧州市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梧州金海不锈钢公司等企业嘉宾代表发言。与会人员积极发言,深入参与恳谈交流。

参加本次恳谈会的嘉宾认为,梧州市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又有上游板坯原材料的优势,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差异发展已形成了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此时着力发展下游制品产业正是得天独厚,恰逢其时。同时希望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规划、政策设计、要素配套,积极推动现有不锈钢产品从中低端为主向高端加工环节发展,拓展培育下游深加工产业。奋力聚焦加工制造、交易配送等全产业链生态发展,充分提高不锈钢产业整体竞争力,缩短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意向落户梧州发展的多家企业负责人分别在产业门槛、要素保障、融资配套提出自身个性需求,梧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进行了“一对一”对接服务,双方进行深入沟通,在现场达成了初步招商意向。

据悉,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驻梧州市工作队自2021年进驻以来,彭健铭队长先后率领工作队全力服务推动金海四机四流铸坯技改项目、24万吨冷轧项目绿色热轧技改项目、1050mm绿色中宽板热轧生产线、120万吨不锈钢固溶及绿色生产线(已顺利建成投产);鑫峰100万吨不锈钢固溶酸洗绿色生产线项目(已顺利建成投产)、30万吨制管项目(在建中);永达钢铁集团1780mm高端轻工板材生产线技改项目(在建中)、超纯不锈钢棒项目和退火酸洗线项目(在建中)、1650mm特钢连铸和不锈钢连铸生产线项目(已经顺利投产);毅马公司30万吨PC金属棒生产线项目(已经顺利投产)、预热系统技改项目(在建中);西南特钢1450mm高端轻工板材智能生产技改项目(在建中)的投资建设工作。以上14个不锈钢项目全部投产达产后,不锈钢产业链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得到强化,预计新增工业产值约400亿元,全市不锈钢产业工业产值将达到700亿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