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汉杰通讯员殷艺)近日,酒钢“镜铁山桦树沟块矿智能预选抛废工业试验”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内黑色金属领域智能预选抛废工艺技术应用的空白。该项技术可将输出矿品位提高3.6%,尾矿品位从20%降低到9.85%,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选矿成本,每年可将约40万吨的废石留在矿山,年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
酒钢镜铁山矿年输出铁矿石约900万吨,全部通过火车运输近百公里进入酒钢厂区进行选矿处理。废石随矿石下山不仅产生运输、焙烧及堆存成本,而且尾矿露天堆积还会占用空地及影响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酒钢早在2002年就投资建设了桦树沟矿强磁预选工艺生产线。“矿石粒级在30毫米以上,废石随磁滚筒转动的惯性力便大于磁场对矿石的吸引力,无法实现矿石和废石的分离。”酒钢宏兴股份公司钢研院粉煤灰提铁事业部主任工程师、科研项目负责人展仁礼说。因此,酒钢亟待开发新的预选工艺技术来释放矿山产能,为矿山开采边际低品位矿、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条件,同时实现让废石留在矿山的目标。
酒钢技术人员经过广泛调研交流发现,近年来,X射线智能分选设备在有色矿山领域成功投用,解决了矿物预选抛废的难题。该设备能够模仿手选的动作,在X射线透射下,利用不同矿物成分和性质的差异,通过电脑识别建立各类矿石、废石信息库。在生产时,超高速X射线探测器采集系统会透射识别每一块物料,再由电脑快速判定物料是属于矿石还是废石,同时启动喷吹动作,精准喷射设定的废石或矿石,最终实现矿、废分离。他们借鉴这一方法,经过探索性试验和工业试验,最终证明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为阻止废石下山找到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