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韶钢特轧厂棒三线K3切分工艺成功轧制22mm规格螺纹钢

近日,特轧厂棒三线成功实现K3切分工艺轧制22mm规格螺纹钢。

据了解,原工艺采用国内大多数控轧控冷厂家所制定的K5切分轧制技术,其原因是防止轧件穿水后切分带难以消除,产生成品表面折叠缺陷,造成成品质量问题。但经过轧钢首席工程师的推算,可通过一种巧妙的方法将轧件扭转消除切分带,这种技术已成功申报技术秘密。在特轧厂技术人员从料型大小、延伸系数、进出口导卫尺寸、轧辊孔型设计、成品轧制速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多次论证后,将22mm规格螺纹钢二切分工艺由K5切分改进成K3切分,并一次成功上冷床,试轧后,质量的表面检测、性能检测均符合要求。

此工艺由原来的17个道次,减少为16个道次,并且在K3道次实现2切分,轧制更加稳定,减去的两个预精轧道次,省去了两套机架的轧辊和备件消耗,由此可降低电耗1~2kWh/吨,达到效率提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原15、16机架位350型轧机,不能通过线下打焊装置进行打焊,每次更换15、16机架都需要浪费8分钟以上时间对孔型打焊操作,其目的是防止咬入打滑堆钢,这次技术改造减少了15、16两套机架可以降低预精轧轧辊更换的工艺时间,平均每轮规格可以节约60分钟以上,有效作业率可提升0.2%,棒三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至此,棒三线20规格及以上的螺纹钢,均实现了在K3切分的工艺,效率和成本优势得到逐步释放。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李希雯 刘宜宸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朱晓波10月16日,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从市场机制、资金机制等...

天津分布式电源"四可"功能要求出台

本报讯 为适应天津市北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支撑打造高承载新型配电网,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有成效、有挑战、有方向

本报记者 贾林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遵循了科学规律,创新了工作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