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守初心使命 解灾区之急 --中冶集团及所属企业甘肃、青海抗震救灾纪实

本报通讯员仲文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内波及青海22个乡镇。时值寒冬,又遇极寒天气,地震灾害造成甘肃、青海等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冶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及中国五矿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抗震救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迅速响应号召,争分夺秒抢建

与震源地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隔黄河相望的青海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灾情严重,牵动人心。2023年12月21日上午9点50分,中冶集团接到关于援建青海海东市民和县装配式活动板房指令,第一时间协调安排中国十七冶调运100套装配式活动板房支援海东市民和县地震灾区,并派出应急管理相关负责人赶赴现场协调工作。

中国十七冶接到救援任务后,迅速抽调甘肃分公司青海互助片区项目团队到受灾现场开展选址及场地平整,同时成立党员骨干带领的抗震救灾紧急支援工作队,紧急组织采购100套装配式活动板房及取暖、生活物资。2023年12月21日当晚8点30分,中国十七冶救援力量及首批物资、机械抵达现场,指导工作队对场坪平整、吊车作业、人员分工及装配工作做出周密细致的部署调度;22日凌晨1点,在-11℃的民和县喇家村第一安置点,工作队一刻不停推进活动板房调运、选址、安装等工作;22日凌晨4点30分,工作队队员顶着困意和透骨的寒风,完成官东村第三安置点22套装配式活动板房安装,并部署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安置点建设任务;22日上午7点,紧张完成物资协调、工作准备的工作队,抓紧开展建设任务;22日上午11点40分,工作队完成鲍家村第二安置点20套装配式活动板房安装;22日晚上8点27分,随着第100号门牌贴在第六安置点民主村的最后1套板房及剩余的红崖村、团结村、魏家山村、民主村4个安置点28间活动板房安装完成,标志着中国十七冶通过24小时分秒必争,圆满高效完成了100套装配式活动板房援建任务。

开展爱心捐助,履行责任担当

地震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为帮助甘肃、青海灾区同胞重建家园、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冶集团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慷慨解囊,踊跃捐赠,向灾区伸出援手,积极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援,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考虑到受灾地区高寒气候、昼夜温差大、物资紧缺情况下的群众安置问题,中国十七冶分三批采购煤炭23.7吨、取暖炉子及水壶300个、折叠床及用品1500件、大衣140件、米面粮油750件及饮用水等生活物资,紧急划拨党费和工会经费共计50万元,确保现场有效运转。

中国二十二冶西北公司兰州瑞南紫郡项目部积极与甘肃积石山县灾区取得联系,连夜筹集30顶加厚保温帐篷、50个火炉、300套被褥三件套等灾区急需防寒物资,第一时间运往200多公里外的积石山灾区,历经7个小时,于2023年12月23日下午送达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并立即组装好当时最紧缺的取暖炉,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来自中冶的温暖。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顶顶帐篷、一个个火炉、一件件棉被雪中送炭,是温暖和力量,更是责任和担当。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将持续关注灾情进展,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为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重建贡献二十二冶力量。

中国二冶就近组织西北分公司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发出《关于全力参与临夏州抗震救灾攻坚战的请愿书》,迅速选购优质煤炭26.7吨,采购口罩2万只、药品2200盒、防护服1000套、护目镜1000个、医用消毒酒精180瓶等医疗物资,积极协调车辆紧急送往甘肃积石山县刘集乡,为受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贡献了中冶力量。

(图片均由中冶集团提供)

《中国冶金报》(2024年01月09日05版五版)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李希雯 刘宜宸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朱晓波10月16日,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从市场机制、资金机制等...

天津分布式电源"四可"功能要求出台

本报讯 为适应天津市北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支撑打造高承载新型配电网,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有成效、有挑战、有方向

本报记者 贾林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遵循了科学规律,创新了工作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