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创新争第一 抢滩元宇宙 --镭目30周年致力冶金智能化纵览

记者夏杰生

10月18日,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镭目)董事长田陆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发的2023年湖南省企业“创新达人”称号。

1993年深秋,田陆怀揣着“打破国外高价垄断,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的炼钢—连铸自动测控技术设备”的信念,放弃大学教师这一“铁饭碗”,创立了目。

纵览创建以来的30年,镭目致力于冶金智能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拥有由衡阳总部、长沙分公司、北京研究所组成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其冶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钢厂。

30年来,以陆为技术核心发明人的目申请国家专利达260多项。如今的镭目是国家重点软件企业,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唱响冶金测控“最炫民族风”

镭目自诞生之日起,就依靠技术创新,从研发出137连铸钢水液面控制这个单一产品起步,逐渐打破国外对我国连铸液面控制技术的垄断。

在初尝成功喜悦之后,田陆认为,连铸液面自动控制只是连铸全流程自动检测与控制的一个环节,只有实现连铸全流程自动检测与控制,才能使中国钢铁企业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依据这一理念,陆和他的团队将钢厂的难题作为镭目研发的课题,在致力于助力钢厂实现连铸全流程自动检测与控制之后,又在钢厂现代化钢铁流程中,开发出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暨产品,先后创造了多个国际和国内第一

比如,该公司研发出中国第一个源型液面计,将国外同类设备应用且有放射性的钴源改为源,不仅消除了企业工人担心受到伤害的疑虑,而且在安钢连铸生产中应用成功。这是镭目产品研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此后,该公司研发出侧推内装式源型钢水液面计,并在首钢成功投用,此后其逐步占领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1995年,该公司开发出红外液面计,并成功中标南钢四流连铸机液面计项目;研发出涡流型钢水液面计,并应用于攀钢;2000年,该公司设计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塞棒自动控制系统,并率先应用于原上钢五厂。该公司中标原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于2001年招标的当时中国最大的13流连铸塞棒控制系统。从此,镭目塞棒控制系统风靡全国钢厂,几年之后,年产值由100万元增长至上亿元。

此外,该公司还率先研发出电动非正弦控制系统(板坯),并于本世纪初在酒钢成功投用;研发出电磁式大包下渣检测系统,且分别于2002年—2003年落户沙钢、湘钢、柳钢。这一系列成果的研发和应用,唱响了中国冶金测控“最炫民族风”。它向世人证明,中国的企业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技术和服务。

圆梦炼钢智能化

近10年来,镭目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呈井喷态势推向市场,受到钢厂欢迎。例如,其研发的可实现设备自动化、工艺模型化、生产数字化、决策能化等的多类型产品,增强了钢企生产力。采用镭目智能化炼钢技术,可减少脱硫、炼钢、精炼、连铸工序的消耗,可减少铁—钢界面、转炉—连铸界面和轧钢界面的消耗;同时,可为炼钢厂提供正确的决策,优化管理制度和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上述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一些炼钢生产智能化标杆工程。比如,2018年,镭目与韶钢共同开发的智能钢平台应用于韶钢炼钢生产。2020年,由镭目与山东鲁丽钢铁协作研发完成的世界首套废钢远程智能级系统在鲁丽钢铁上线。2023年2月份,镭目海外第一套废钢智能级系统在日本千代田钢铁投用,废钢准确率系统判级准确率稳定在93%以上,扣重准确率95%左右,全天候、全时段AI(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人工废钢判级,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促进了废钢检验工作的安全、精准、高效运行。

2019年,镭目与宝钢股份梅山钢铁深度合作完成的自动出钢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键出钢”。2020年,其研发的电磁超声在线智能探伤系统在新疆八钢应用,钢板探伤占比由原来的30%左右提升到74%,年探伤钢板量37万吨增加到70余万吨,年增效1亿余元。其于2019年在国内率先全定制开发的铸管生产智能管控系统在芜湖新兴铸管投用;研发的智能连铸机于2021年在重钢热运行;研发的普钢行业非副枪的智能化炼钢系统于2022年在陕西龙钢实现成果应用并通过验收。金海—镭目智能炼钢项目样板工程于2022年在广西金海不锈钢炼钢厂成功运行。其研发的氧枪振动喷溅检测系统于2022年10月份在涟钢试用,于2023年4月份开发成功,实现了提前30秒到50预报,使用户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遏制溅,提高金属收得率;通过氧枪振动渣系统至少可以降喷溅30%~50%,每年可为钢企节约成本168万元~337.5万元。

奋进钢铁宇宙新征程

镭目30周年厂庆大会即将召开前夕,田陆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未来钢铁行业的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仅是从自动化开始,会一路发展到系统,再到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后到钢铁宇宙。这不只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远程操作,坐在家里就可以炼钢。”

据介绍,多年来,镭目在为钢铁行业辅助完成基础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的赋能后,便开始思考如何用信息化手段继续为钢铁生产管控带来新的生机。同时,镭目特别注重如何运用平台服务钢铁厂完成信息化,各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也是硕果累累。

今天的镭目已经实现了从工业1.0到工业3.0的进阶蜕变,陆和他的团队决心在当前钢铁业经营困难的时刻,让数据这个“第五生产要素”发挥更大的价值,并在与产、学、研、用各方面相互的合作与探索中,逐渐建立起工业4.0的钢铁信息化平台。

此外,镭目还建有大模型平台,覆盖所有生产决策需要的模型,并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进行模型的自学习优化。有了数据平台和模型平台的支持,镭目可以针对客户痛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各类智能炼铁平台、智能炼钢平台等,涵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当前,镭目正在研发工业大脑打造的钢铁宇宙,力争尽早将此应用服务于各个优质钢铁企业,开创钢铁行业新纪元。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李希雯 刘宜宸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朱晓波10月16日,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从市场机制、资金机制等...

天津分布式电源"四可"功能要求出台

本报讯 为适应天津市北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支撑打造高承载新型配电网,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有成效、有挑战、有方向

本报记者 贾林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遵循了科学规律,创新了工作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