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智慧制造点亮韶钢高"智"量发展未来

本报通讯员陈立新

走进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韶钢”)717小镇,你会完全忘记自己是在一个钢铁厂的厂区里,这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加上红蓝相间的钢构建筑、老旧厂房,让人仿若置身一个童话世界。最令人惊艳的,是藏在老厂房里的“智慧魔方”——一个由制氧老厂房变身而成的韶钢智慧中心,它见证了韶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通过智慧制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

韶钢智慧制造按中国宝武的统一部署,以“四个一律”(操作室一律集中ACC、操作一律机器人AOM、运维一律远程AMI、服务一律上线ASP)+“三跨融合”(跨产业、跨空间、跨人机界面)为工作指引,以“4A”指数对标提升为工作方向,以减少现场3D(Dangerous风险大、Dusty环境脏、Duplicate重复劳动)岗位促进安全本质化提升和效率提升为抓手,以少人化、无人化、集控化为切入点,努力实现智能化作业、数字化运营、智慧化决策。

全球首创钢铁智慧中心

打造钢铁智慧制造新标杆

2018年7月24日,韶钢召开智慧制造动员大会和誓师会,拉开了智慧制造建设的序幕。2018年,韶钢以问题为导向,广泛调研现场需求,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韶钢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各阶段目标,编制完成智慧制造三年规划。在此基础上,韶钢启动了韶钢智慧中心建设。

韶钢智慧中心整合铁区和能介全部单元的控制与决策,结合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进行了十大技术创新,实现了5公里以上跨工序、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的集控。该中心通过一系列智能化产品的开发应用,实现对铁区生产运行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在全球钢铁业堪称首例。

该项目自2018年12月27日一期一步投运以来,在效率提升、指标优化、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2019年,韶钢高炉煤比由132千克/吨逐渐提高至172千克/吨,焦比由373千克/吨持续降低至333千克/吨,铁前一体化管控使吨铁成本下降40元。韶钢智慧中心通过工序、作业区、岗位的纵向及横向融合,实现了“厂管作业区”的组织变革,炼铁厂、能环部共取消分厂9个,作业区数量从64个减少为25个。

“韶钢智慧中心打造了世界首例钢铁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集中化、规模化应用。通过35万个数据点+370张全自动报表+32个智能化模型+智能App应用,促进经验生产向一体化、数字化、标准化转变;铁区实现高炉气流、炉热等系统调控的智能、快速、准确,促进了高炉顺行高产。”作为项目参与者,韶钢炼铁厂智慧中心项目部负责人李鲜明显得兴奋而自豪。

推进现场升级改造

与智慧中心形成智能联动

韶钢坚持以“整体策划、统筹协调”为智慧制造工作基本原则,坚持项目滚动评审、月度例会、专题汇报会工作机制,加强与中冶赛迪、哈工大、中冶京诚、宝信软件等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远程操作监控等技术,加强项目策划,积极推动智慧制造项目落地。

2018年—2021年,韶钢以智慧中心建设为主线,通过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升级改造,保障与智慧中心的智能联动,初步创建了“智能工厂”的新型模式。其间,韶钢共完成立项智慧制造项目110项、热试项目88项,已验收项目69项。

韶钢开发应用现场涉煤气作业安全管控系统。韶钢利用三维地图真实还原企业环境,集成煤气区域人员定位、煤气浓度监测、视频监控、视频与阀门操作联动等技术,解决了目前现场煤气抽堵盲板作业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的问题,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煤气作业远程操控。

加强3D岗位机器人应用。韶钢已实现炼钢LF炉(钢包精炼炉)机械手自动测温取样、连铸大包自动浇钢、翻车机格网自动清理、钢结构基地管道机械手智能焊接等项目。其中,连铸大包自动浇钢项目以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大包滑板油缸装拆、长水口装拆、中间包测温取样、覆盖剂分拣等操作,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大方坯连铸自动浇钢”。

值得一提的是,韶钢基于能源流和业务流,通过建设智能发电管控系统整合现有“信息流”,首次实现钢铁企业能源“三流合一”,实现煤气发电智能生产、煤气系统经济调度、蒸汽供热高效利用;通过重构发电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发电监控人员、发电生产管理、发电监控画面、发电生产调度、运行逻辑组态5个“集中”。

未来3年—5年,韶钢将聚焦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互联、IT基础变革等智能制造4大方向,推动设备管理、物流、炼铁、炼钢、轧钢、质量管理、检化验、能源管理、煤气管网、安全管理、信息化等系统(工序)项目的落地执行,智慧高炉、炼钢和精炼一键操作、连铸智能化、轧线智能车间(黑灯工厂)将陆续投用,一批重点分布在重复简单劳动和高温、粉尘等作业环境差岗位的工业机器人将陆续“上岗”,通过抢占“智”高点,提升成本、品质、服务竞争力,点亮韶钢高“智”量发展未来。

《中国冶金报》(2022年06月14日03版三版)

最新相关

冬季施工对高炉耐材的影响暨保温措施

根据耐火浇注料的施工要求,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浇注料及结合剂被冻坏。在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浇注料流动性较差,硬化时间较长,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以炉...

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郭达清)8月22-23日,中国开发区协会零碳园区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开发区协会是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

莆田冷轧首卷高端镀锌汽车钢外板下线

近日,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下称莆田冷轧)第一卷镀锌汽车钢外板成功下线。此次高端汽车外板一次性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度更高、要求更为严苛的汽车外板制造壁垒,实现了从...

太钢成功开发750兆帕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中国宝武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毫米厚750兆帕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 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标志着太钢在...

攀钢大规格冷作模具圆钢制备获突破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尹仕伟 薛彦华 报道日前,鞍钢集团攀钢成功研制出直径500毫米以上大规格冷作模具钢锻造圆钢产品,填补了攀钢在该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攀钢高端工模具钢的制造...

柳钢成功开发并量产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

日前,柳钢集团成功开发镀锌双相钢、高强IF钢两大品类下不同牌号的4款高端汽车用钢新品种,标志着柳钢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切实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转型,...

钢铁行业将迈入数字护照时代?

本报记者 樊三彩没有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不好意思,欧盟市场将向你"关上大门"。对产品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而言,2026年起,DPP将成为碳关税外,企业必须面对的数字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