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打通配矿-烧结-炼铁全工序 中冶赛迪成功研发绿色智能的一体化配矿技术

中冶赛迪通过自主开发,首次打通配矿-烧结-炼铁全工序技术链,为客户制定价格优势且质量可靠的配矿方案,在稳定烧结和高炉炉况前提下降低高炉燃料比5-10kg/t,铁水成本降低15-30元。

中国是世界钢铁第一大国,但铁矿石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铁矿石比重达80%以上,铁矿石成为限制我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由于未与大型矿山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不少民营企业无法获取稳定的矿源,加上混匀能力差、矿石质量波动大,长期忍受“吃不饱吃不好”的苦恼。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7年,中国五矿决定在曹妃甸建立国际矿石混配中心,旨在利用曹妃甸港先天的物流优势,灵活把握市场变化,以钢铁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不同高炉的个性化“胃口”为标准,提供精细化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低碳的矿石解决方案,打造绿色、集约的铁矿石供应链。该项目由中冶赛迪负责最核心同时也是最困难、技术要求最高的的配矿技术研究工作。

工艺、理论与智能算法结合

打造行业领先的铁前一体化配矿方案

传统的烧结、球团和炼铁配矿方法较为简易,一般仅基于原料成分、物化性能、过程经验和原料价格等因素。对于没有稳定原料结构的企业而言,因其原料结构变化快,按传统的配矿模式会导致工作量大、优化周期长,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此外,传统的配矿模式无法实现配矿-烧结-炼铁总成本最优,虽然个别环节的成本可能有所下降,但铁水总成本的优化并不明显,甚至有时不降反升。

在此背景下,中冶赛迪低碳技术研究院将工艺理论、实验研究与大数据建模相结合,基于单矿粉和混匀粉的化学成分、粒度组成、烧结基础特性、烧结矿冷态性能和冶金性能等因素,建立了铁前矿冶一体化大数据库,基于大数据智能算法建立了深度学习优化模型,以此打造科学有效、稳定优化的配矿方案。

五矿曹妃甸矿石交易中心项目

同时,中冶赛迪与中国五矿曹妃甸公司联合建设了原料及炼铁综合冶金性能实验室,结合钢厂生产数据,不断完善模型,终于打磨出能够经受客户和市场考验的铁前一体化配矿技术。

中冶赛迪一体化配矿技术首次打通配矿-烧结-炼铁全工序技术链,通过成百上千组实验和现场生产建立原料性能大数据库,基于智能算法构建模型,并最终集成为一体化配矿技术平台,制定价格优势且质量可靠的配矿方案,在稳定烧结和高炉炉况前提下降低高炉燃料比5-10kg/t,铁水成本降低15-30元。

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标准粉、全匀矿粉获市场认可

中冶赛迪充分利用中国五矿曹妃甸实验室平台,不断发掘非主流矿,寻找互补配矿的可能性,通过自主开发的一体化配矿技术,基于矿粉货源以及市场价格,开发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MHBF、WKHY01和04两个五矿系列标准粉,产品先后销售至河钢集团、津西、天柱、安丰、双赢、东海、纵横、文丰、松汀、首钢迁钢等钢厂,累计销售标准粉400多万吨。

配矿小组在烧结现场

除了向市场推广标准粉产品外,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混配中心更注重为钢厂提供直接入烧的全混匀矿,让客户感受到全混匀矿入烧的巨大成本优势。今年5月,中国五矿曹妃甸公司与文丰钢铁正式达成混匀矿供需合作关系,已为文丰钢铁连续供应全混匀矿50万吨,钢厂烧结和高炉指标均得到大幅改善,烧结料层厚度突破1000mm,高炉燃料比下降30多kg/t,文丰钢铁提质降本成效显著,获得业主充分认可。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未来,中冶赛迪将继续深入研究一体化配矿技术,为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混配中心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努力改变中国钢铁企业进口矿石的渠道和贸易方式,推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李希雯 刘宜宸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朱晓波10月16日,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从市场机制、资金机制等...

天津分布式电源"四可"功能要求出台

本报讯 为适应天津市北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支撑打造高承载新型配电网,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有成效、有挑战、有方向

本报记者 贾林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遵循了科学规律,创新了工作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