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巍通讯员贺文婷
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设到工业网拓扑信息采集,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到转型升级核心网络调试……一项项信息化重点工作实施过程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钢源公司(下称钢源公司)信息开发部系统运维组组长、见习作业长王健。
“我的工作常常和数据、服务器打交道,用我的专业能力保证网络运行畅通无阻,让每一位用户都满意是我的职责。”作为信息化系统技术人员,王健谈起工作内容时,表情严肃且认真。
今年初以来,王健带领技术团队先后攻克6项信息化技术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冲锋在前擦亮技术服务品牌
“所有网络设备配置完成、测试通过,客户网络顺利实现高效稳定安全运行。”11月4日,王健带领技术服务团队顺利完成张家口市某区“数字乡村”建设项目,高效畅通的网络、优质热情的服务受到了客户的高度好评。
9月份,接到“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后,钢源公司高度重视,安排王健带领6人技术团队进行项目对接。他们通过勘查现场网络环境、摸透设备分布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经济适用的网络机房迁移改造方案,成功签下技术服务协议。
施工中,面对新机房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点位多且较为分散等特点,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健科学合理地排兵布阵。“我把我们团队的6名成员分成3组,一组负责机房陶瓷防静电地板、精密空调、光纤线路和电源线铺设、机柜安装等装修项目;二组负责核心网络设备、交换机、服务器、网络安全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三组负责超融合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搭建测试。”3个团队责任明确,齐头并进,最大程度节约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期。11月4日,该项目顺利交付客户使用,王健和同事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勇破难题保障通信顺畅
11月2日,古城宣化的早晨秋风瑟瑟、寒意袭人。现场的网络机房里,王健正和技术人员一遍遍校对着阿里算法服务器与供应链间的链路映射关系。“判级算法与供应链间的链路成功打通!”当链路成功打通时,他多日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为保证供应链有关部门及时采集相关数据,必须建立专线路由,以达到数据上传的效果。但由于该项目判级网络环境不具备互联网络通信条件,加之出口位置有防火墙隔离设备,导致供应链数据采集需求的技术难度陡然增大。如不尽快打通链路,后续搭建超融合系统的工作就无法按时间节点完成。
解决链路打通的技术难点迫在眉睫。“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技术攻关任务。”在攻关会上,王健语气坚定、信心满满。
签下“军令状”后,王健带领技术团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该团队应用赫斯曼交换机链路聚合模式,将两台交换机捆绑在一起,对外访问变为一个IP地址,确保如有一台设备发生网络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体网络通信,实现了在不改变IP地址的前提下,通过防火墙策略实现原有生产设备和新设备的互联互通。
经过3天奋战,技术难关被成功攻克,供应链数据采集正常运行。王健和他的团队又马不停蹄投入到超融合系统搭建工作中。截至11月底,他们已完成重点项目网络机房VLAN(无线局域网)设计、防火墙策略规划、工业网交换机部署等系统集成内容和18台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
《中国冶金报》(2022年12月6日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