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11月29日,2022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钢铁行业CIO高峰论坛(京东科技站)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京东集团副总裁周炯为会议致辞。来自钢铁生态圈企业及主流媒体的代表线上参会。
干勇指出,随着钢铁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以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钢铁企业面临新的技术变革和价值链重塑,企业的核心能力也从成本降低能力、技术获取能力、渠道建设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质量检验能力,逐渐向研发创新能力、生产管控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经营管控能力、财务管控能力、用户服务能力转变。面对钢铁企业不断升级的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他建议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将先进技术引入钢铁行业,将优秀实践在全行业分享,为钢铁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范铁军在致辞时表示,面对新征程上出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成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他建议,要用数字化支撑多基地管控,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体系,实现总部与基地之间供应、制造、销售等多层面的协同与整合;用数字化支撑环保治理,搭建全厂环保管理信息一体化决策系统,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最终构建企业层面的智慧环保管理体系;用数字化支撑低碳转型,构建全过程智能管控与评估平台,支撑钢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支撑钢企实现节能减排。
周炯表示,京东以数智供应链为依托,与众多钢铁企业、产业链平台在采购管理体系升级、数字化升级、供应链物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打造了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近年来,京东科技与钢铁、金融、汽车等企业的合作取得优异成绩,未来将持续推进数智供应链的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钢铁产业。
宝钢中央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杜斌以《钢铁业智能化的几个思考与建议》为题做了报告。他给出了钢铁业智能化工作的技术排序,点明了行业内部应该关注的技术要点,并建议钢企在积极利用社会共性力量的同时,要善于甄别各类技术新词和概念,有效选择新技术。“钢铁业智能化的重点在信息层面的智能化模型和辅助决策技术,而在控制层面应率先解决过程控制模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他指出,在钢铁业大数据应用中,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很少,难以支持大多数基于数据的控制。
会上,天津融诚物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北鑫达钢铁、北京同创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企业数字化实践经验;京东云、京东科技等钢铁生态圈企业代表围绕数智供应链、智能仓储、钢贸金融新生态、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施路径等内容进行了主题交流。
据了解,此次论坛以“科技赋能产业链数智驱动新模式”为主题,为冶金规划院主办的钢铁行业CIO高峰论坛系列活动第5站,由京东科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