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助中华民族"大飞机梦"胜利实现 --中冶宝钢凭借过硬作风为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保驾护航记

图为中冶宝钢维保团队正在对上海商发临港基地的设备进行维护。 (中冶宝钢提供)

本报通讯员段欣张敏华须志刚陈洪涛

12月9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上海虹桥机场接收全球交付的首架C919飞机,是我国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又一重要里程碑。国产大飞机从立项到交付,再“一路伴飞”的心路历程,中冶宝钢承担了为大飞机发动机用于测试的设备系统保驾护航和大飞机滑轨锻件等温锻模具项目研发任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寄托着无数华夏儿女期盼、凝结着几代航空人心血的C919成功翱翔蓝天,中华民族的“大飞机梦”胜利实现。

优质的设备维保服务,为大飞机

发动机的测试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精密的工业产品之一。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承担了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制造及整机、零部件、系统试验测试等任务。中冶宝钢作为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五矿中冶集团旗下专业从事钢铁冶金运营服务的骨干子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钢铁行业内的优秀口碑,自2020年10月起,先后承担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商发)临港基地空压机组、循环水系统、航空煤油站等动力设备及变配电设备等维保业务。航空发动机在研发过程中要对零部件、附件和整机进行反复的不间断测试,确保技术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符合要求,因此对合作维保人员的选择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因设备维保不到位造成测试中断,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压力空前,使命在肩,中冶宝钢第五分公司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各项维保任务。

首战告捷,展现优良作风。2021年1月,上海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寒潮低温天气,上海商发临港基地水管廊供水系统近800米长双排管路190组法兰漏水,严重影响管路水压和相关设备调试。中冶宝钢设备维保团队在充分做好机具、安全措施及技术准备下,兵分三路,克服夜间寒潮低温等困难,昼夜加班连续作业,第二天下午3点完成了全部190组管道法兰垫片检查和法兰联结螺栓紧固,确保了相关设备调试顺利进行。这是承接临港基地业务仅3个月以来,顺利完成的第一次“大考”,中冶宝钢员工充分展示了“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

党建引领,彰显责任担当。两年以来,中冶宝钢“党员突击队”设备维保团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现场管理、过硬的技术面对每次检修任务。其中,提前3天完成航空煤油卧式储油罐清洗任务、排除6004变电总站22万伏电网突发跳电故障、国庆期间完成2007循环水入口伸缩节检修、高质量完成6003水循环系统年度维护保养、发挥技术优势完成6002抽气站房阿特拉斯空气压缩机组大修……一系列设备维保任务,保障了临港基地设备正常运行,为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研制做出了中冶宝钢贡献。

优质服务,赢得高度赞誉。2021年12月,中冶宝钢受邀参加上海商发临港基地年度总结表彰会。会上,中国航发公司对中冶宝钢一年来高质量完成承接的各项业务给予充分肯定,并授予维保团队负责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个月前,上海商发特别赠送写有“砥砺奋进、展央企风采,继往开来、铸行业楷模”的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对中冶宝钢设备维保团队一流技术、先进管理和优质服务给予高度赞扬和褒奖。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冶宝钢正以稳健的步伐朝着打造“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进,也将继续坚持“让业主满意、业主无小事、业主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为中国航发上海商发临港基地提供优质的设备维保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加快迈向航空强国贡献中冶宝钢力量。

等温锻模具,助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

中冶宝钢“中冶铸模”旗下生产的K403滑轨等温锻模具,为国产大飞机成功研发立下汗马功劳。

近年来,我国的装备制造能力逐步增强。随着核心技术突破,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将被彻底改变,国产化已经成为富国强国的根本保障。为了确保飞机平稳滑行,飞机的机身襟翼滑轨需要满足极高的强度刚度和耐腐蚀性,而由于国内以往锻造技术和能力的限制,普遍都是采用焊接将小锻件进行组合。这不利于飞机的轻型化,强度性能亦得不到保证。而且这个过程工序多、协调的专业多,使整个滑轨的锻件加工周期延长,且无法量化生产。

中冶宝钢作为中国五矿旗下唯一一家以钢铁冶金运营服务为主业的骨干子企业,积极主动响应战略合作伙伴——宝武特冶公司的国家使命类产品“保供攻坚”专项工作要求,自2018年起承担了大飞机滑轨锻件等温锻模具项目研发任务。箭在弦上,刻不容缓,中冶宝钢迅速成立了等温锻模具专业攻关团队。由于模具需在真空感应炉内浇铸,受条件限制,造型和浇铸在不同的区域,必须经过车辆运输,加上合金的热导率差、线收缩率大,造成热裂倾向大。因此,所选用的砂型必须兼顾浇铸前强度高和浇铸后退让性好这两个特点。中冶宝钢通过对各类铸造用型砂的性能分析和实验,最后确定使用树脂砂。

飞机要求的模架不仅尺寸大、壁厚,而且模具的结构也不利于冒口的放置。其中,耐热座形状复杂,有很多顶出孔需铸造出来,造成补缩困难,要满足模具质量困难很大。为此,中冶宝钢技术攻关团队通过增大冒口上部尺寸和减小与铸件接触面的投影面积,在保证金属液补缩的同时,缩小了冒口与铸件接触面的热节,增强补缩效果,并研制出了新型颈缩式冒口。

大飞机滑轨模具,由品类繁多、形状各异的模块组成,最大模具直径达到1.24米。其中,预、终锻模本身结构呈不均匀状态,且批量生产的部分铸件都存在诸多铸造缺陷。为此,中冶宝钢技术攻关团队通过提高结构最薄弱处强度、改善退让性,并加强砂芯的排气、减少冒口热收缩应力、避免冷却过快产生大应力等工艺措施。通过实践,他们使铸型的铸造成功率由65%提高到了86%,并合理弥补了铸造缺陷,配合宝武特冶完成了核心材料的预、终锻制造任务,为国产大飞机顺利通过严苛的适航认证考核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冶宝钢不忘初心,坚持用心铸造,勇当品质楷模。经鉴定,中冶宝钢的等温锻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极大地促进了航空飞机机身襟翼、副翼、前翼及扰流板的研制生产,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并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产大飞机顺利适航立下汗马功劳。

中冶宝钢“中冶铸模”在千锤百炼中,迎难而上,不断成长。征途漫漫,任重道远,“中冶铸模”品牌将伴随着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驰骋风云,破茧成蝶!

《中国冶金报》(2022年12月20日05版五版)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李希雯 刘宜宸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朱晓波10月16日,2024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从市场机制、资金机制等...

天津分布式电源"四可"功能要求出台

本报讯 为适应天津市北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支撑打造高承载新型配电网,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

有成效、有挑战、有方向

本报记者 贾林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遵循了科学规律,创新了工作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