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中钢协何文波: 当前市场形势对所有钢铁企业都是一个严峻考验

无须讳言,当前市场形势对所有钢铁企业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对新投产的大型钢铁项目的挑战会更大。激烈的市场竞争无可避免,无论是国企民企、大小企业、新老产线都要闯过这一关,胜者赢得未来。

——摘自5月24日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署名文章《丰富多元且持续升级的需求结构呼唤专业化力量加速成长》。

以下为该文章的节选:

(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基层,越基层,越精彩。

我从参加宝钢工作开始,从事钢铁业四十一年,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钢铁业几十年来所穿越的每一次风浪,我都是亲身经历者,也都在第一线,其中冲击烈度最重的一次当属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面对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企业全面转入战时状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很多体会,也有很多经验,但如果只留一条要说的话,那就是一定要相信“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基层。越基层,越精彩。”

一个企业如此,一个行业也同样。本次调研只有几个企业,但结合之前的调研结论,基本的感受同样如此,并更加深了这种认识。钢铁行业的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我们有责任把会员企业组织好、协调好,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工作,做好桥梁和纽带。行业组织虽然不同于也不是领导机构,但通过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也要把工作重心真正落到会员、落到企业、落到研发主体、落到市场竞争主体,与企业家和科学家面对面,与工程师和研究员面对面,与他们一起看市场,与他们一起看世界,与他们一起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二)丰富、多元且持续演变升级的需求结构呼唤专业化力量加速成长。

不同企业出于对自身的不同定位和对发展环境的不同判断,有人致力于“开疆拓土”,有人专注于“精耕细作”,这是一个快速扩张的产业向成熟体系转型过程中的自然表现,这是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的必然过程。其结果,是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特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也会加速成长,并成为中国钢铁业不可或缺而且可能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一个有战斗力的舰队,不能只有航空母舰。中国钢铁不仅需要世界第一的超级航母宝武,不仅需要民营企业钢铁巨头沙钢,市场也需要三十年专心专注在细分市场中精耕细作的龙腾,也需要四十年精心打造专精特新领域国际领先且近半出口的天工。中国是个庞大且正在继续成长的经济体,正是这种丰富、多元且持续演变升级的钢铁需求,要求钢铁供给体系要以同样丰富、多元且持续升级的体系能力相匹配,这就为各类致力于专业化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世界一流要靠专注,要靠坚持,要靠积累,要有长期目标,要有战略定力,要不受短期利益的诱惑。以前我们很羡慕发达国家一些制造企业所取得的成功和所获得的地位,现在的中国,这样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对专精特新企业要更加关注,行业组织要时刻站在他们身边,站在他们身后,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三年前,协会曾经以“发展之路”和“经营之道”为主题,总结并向行业推荐过宝武和中信泰富特钢的经验。主题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挖掘那些独具经营特色并有清晰定位和远大目标的企业,目的并非为了宣传,更是为了看清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的构成和格局,未来的多样化且不断升级的钢铁需求到底对应着什么样的供给结构?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未来市场所需要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关注和帮助?国家要关心和重视,协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任何政策都可能会存在政策盲区,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开展调查研究,是工作所需,是职责所在,前提是要有强烈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是被需要,不是被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已经发现的问题都不愿意去解决,调查研究是没有意义的。这次调研中至少涉及到两个政策导向问题。一是贸易政策上要鼓励钢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特别要警惕国际竞争力下降;二是能源和碳政策导向要有利于促进增加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防止因能源考核和碳定价简单化产生政策负效应。高端产品的生产流程通常都较为复杂,因而在同样的管理水平下,对应的能耗和碳排放都会明显高于一般产品,政策制定上对此要充分考虑。

对越来越近的碳政策的合理导向问题,不仅要关注碳总量,更要关注碳强度,还要关注碳效率。多次讨论交流表明,这是高端产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诉求。多次调研表明,越是产品高端化的企业,越是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的企业,对产业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就越敏感。以特钢为主的生产企业对此尤为关注,在去年的调研中就已经列为重点问题并已经就此开展工作。碳政策也是有初心的,与初心有违的政策效应需要得到纠正和补偿。通常,各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都可能存在政策盲区,调查研究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使之不断完善。

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诉求上,他们的需求是具体的,满足起来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突破固有僵化的思维模式。整齐划一的产业政策未必适应这些独特的企业,但他们却是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者,他们在强手如林的世界里驰骋疆场,国家监管和行业服务有责任为他们创造尽可能有利的竞争基础。他们是行为主体,国家部门和行业组织都是服务。还是那句话,如果明摆着的问题都不想解决,调查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四)全面发力不忘回归经营本质,质量文化是基础,创造价值是根本。

本报告对三个企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并不是在说他们如何如何比别人好,他们也不一定是行业内技术最先进、管理最优秀的企业,而是说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至少是我们能够看到和体验到的这些特质太宝贵了。在行业工作的推进中我在协会经常讲,中国钢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工作重心应该实现“从速度到质量、从规模到品种”的转换,但习惯了市场扩张和规模效应的我们,并没有实现这种转变,始终在总量和规模上打转。很多企业是这样,协会也基本差不多,包括我本人,主要精力一直在被一些产能产量等总量问题所缠绕。研究需求是总量,研究生产是总量,研究出口也是总量,研究原料也是总量,甚至研究碳排放还是总量。总量固然很重要,但无论从需求还是生产上看,未来最值得研究的是结构性的变化,新需求结构对应着新供给结构。结合主题教育,结合调研的收获,一定要实现工作重心实质性转变,行业协会要多做一些专业性工作。

在协会各种工作会议上,我们多次提到要“回归经营本质”。无论如何,制造业还是要靠产品过日子,行业和企业按照来自各方的要求开展各种工作,都有很多进展,都有很多成绩,但最后都要回归到产品和服务上来,回到用户和市场上来。不管总量怎么变化,用户选择你,市场选择你,你就是好企业,你就是有价值的企业。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是立不住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是品种、是品质、是品牌,这就是我们在调研中所感受到的质量意识、质量文化和专业精神。

(五)尊重企业家和创业者,挖掘制度潜力、展现体制优势。

这次调研的三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几十年来,这些创业者,他们一直在探索的路上,一直在创新的路上,从来没有轻松过,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热爱并忠诚于钢铁事业,他们为钢而生,他们为国而战,他们是终生负责,他们是子承父业。不仅是本次调研的三家企业,这几年我所接触的优秀企业家,很多人都提到了立志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表达了坚持不懈做钢铁的坚定意志。本次在三家企业的调研过程中,第二代经营者都同时在场。他们正在承担重任,他们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技术、新趋势、新动向更加敏感,他们更好学、更上进、更具创新力,协会应该考虑能为他们多做点什么。

这些企业就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因而也是忠实的拥护者。我们共同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无限生命力,在这个体系中,民营经济和民营市场主体将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和活力,因为他们的动力是原生的,改革就是解开那些不必要的约束,让这些原动力充分释放出来。

事实上,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变。国有企业的治理越来越市场化,特别是对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在改进,只要是在改革上下了功夫的国企,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都越来越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加上科技的长期积累和品牌的社会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

当然,直至今日,还是有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拖泥带水,成为改革的尾巴,这些企业退出市场是必然的结果。众所周知,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靠执行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内部分配机制上的灵活性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靠的是约束少、机制活、决策快。

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进入成熟期,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发展理念、管理体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企业有远大的追求、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战略,逐渐成长为业内的佼佼者。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他们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量,是新发展理念的优秀实践者。他们的成功,靠的是理念,靠的是管理,靠的是创新。当然,他们更看重人才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越来越看重科技的力量,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在构建新流程,他们在挑战新高度。

我相信,只要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定会越走越远,越做越深,越来越强。而且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来看,他们几十年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坚持,既是理论的运用,也是理论的来源。结合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生动实践,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就会更加深刻。

最新相关

海外矿业投资这四大风险不得不防

7月3日,国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发布了关于上交所下发的《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称"公司近年来大额对外投资以获取金、铜、锂等重要矿产资源为目的,或者围绕主营业务产...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赵禹程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

河南铝行业如何应对CBAM?

根据2023年5月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从2026年起,14种出口到欧盟的铝产品将被征收碳关税。2023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的铝产品总量为68.9万吨。按此出口量推算,每年将产生约4.5亿欧元的碳...

5月钢材出口缘何仍近千万吨?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出口钢材963.1万吨,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15.3%,增速有所回落;均价783.7美元/吨,环比提高0.8%,同比下降15.0%。1月-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465.5万吨,同比增...

上市钢企股价保卫战持续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8月2日,山东钢铁(600022)发布公告称,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9497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8877%,购买的最高价为1.35元...

"世纪大收购"仅差"临门一脚"?

"世纪大收购"仅差"临门一脚"?

英国当地时间4月24日,英美资源集团(AAL)发布声明称,已收到必和必拓(BHP)"主动提出的、不具约束力的、高度附带条件的合并提议"。必和必拓报价310亿英镑。仅在一天后,英美资源就果断拒绝这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