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沈彬: 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加快推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和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疫情防控形势愈加稳固,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局面,GDP同比增长12.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2.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推动国内钢材市场旺盛需求。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良好,企业产销两旺、效益提升,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又取得新进步,为积极满足下游行业需求的增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产销情况看,钢铁行业顺应钢铁需求强劲增长,总体供需较为均衡。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及钢材产量分别为4.56亿吨、5.63亿吨和6.9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0%、11.8%和13.9%;预计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5.37亿吨,同比增长10.2%。从分月走势看,粗钢日产1-4月份逐月环比上升,5-6月份环比下降;钢材库存从3月上旬达到高点后总体保持下降趋势,5、6月份下降速度减弱,目前仍高于年初水平。

从进出口情况看,随着海外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国际市场需求恢复,钢铁产品进出口量同比增长。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3738万吨,同比增长30.2%;进口钢材735万吨,同比增长0.1%。其中,5、6月份钢材出口量较3、4月份的峰值水平有所回落,反映了自5月1日起国家实施的取消部分钢材退税政策的效果。上半年折合粗钢净出口量2584万吨,同比增长55.1%;进口铁矿石5.61亿吨,同比增长2.6%。

从钢材价格看,今年以来,受需求增长、货币宽松,以及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钢材价格持续回升。春节前平稳略降,节后持续上涨。尤其是5月前两周超理性上涨,据协会监测,5月14日中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CSPI)达到174.81点的历史最高点,比4月末上涨18.61%。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使钢材等价格出现回落走势。到6月末,钢材价格指数已低于4月末水平。上半年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同比上涨36.6%,其中长材价格上涨32.9%,板材上涨41.2%,板材涨幅大于长材。

从经营业绩看,面对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涨幅大于钢材价格涨幅的情况,全行业深入挖潜降本,取得较好效益,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3.46万亿元,同比增长51.5%;营业成本3.04万亿元,同比增长46.9%,低于收入增幅4.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268亿元,同比增长2.2倍;销售利润率6.56%,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6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62.09%,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高也有上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的因素。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河钢集团、包钢集团、中信特钢等率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引领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一大批钢铁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低碳冶金新工艺示范项目并已经有所突破。

钢铁企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上半年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4.19%、4.12%、6.60%和15.15%。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目前全国共237家企业约6.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1%左右。首钢迁钢、首钢京唐、太钢集团等14家钢铁企业约9500万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改造和评估监测,5家企业完成有组织、无组织或清洁运输部分改造与评估监测,按程序在钢铁协会官方网站公示。

在新产品开发创新方面,中国宝武太钢集团0.07毫米超平不锈钢精密带材和无纹理表面不锈精密带钢两项新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山钢生产出全球最大规格的门架槽钢、河钢180毫米厚高级别大厚度海工钢板实现全球首发。包钢新型桥梁伸缩缝用钢填补了世界空白,南钢100毫米厚船用高止裂韧度钢板全国首发。一批产品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重要领域,其中,鞍钢攀钢开发的650兆帕级最高强度级别车轮钢已得到批量应用;青岛特钢2100兆帕级桥梁缆索用钢盘条,助力桥梁缆索镀锌钢丝强度等级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沙钢向沪苏通大桥、青山大桥供高强度桥梁结构钢10多万吨;众多钢铁企业为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智能制造方面,钢铁企业已发布30项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宝钢股份智慧制造从1.0版迈向2.0时代的信息化里程碑项目上线,硅钢事业部第二智慧工厂揭牌,全球首套智慧高炉运行平台在宝山基地炼铁控制中心上线一次成功,顺利投运。鞍钢“5G工业专网智慧炼钢”实现工业化应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自主研发的“5G智能库区”在该公司高强汽车板产线中间库正式投入使用。华菱集团13个智能制造项目正式服务生产。目前,已有中国宝武、沙钢、南钢等企业建立了“黑灯工厂”和智能车间,实现24小时运转无需多人值守。南钢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及高强钢配件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实现了像生产消费品一样生产钢铁产品。本钢通过智能矿山建设使南芬矿生产经营各项指标不断刷新纪录。

(二)上半年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1.继续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积极配合国家部委开展压减粗钢产量工作,呼吁在压减总量时要有保有压,确保优胜劣汰,并提出“三限、两不限”等政策建议,及时发布“落实减产量要求,推进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倡议。

及时召开新修订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宣贯会,为企业落实该办法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合作机会;受工信部委托,组织行业专家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开展产能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和产能核定数量,协助企业做好产能置换相关工作;为保障产能置换工作科学合理开展,认真分析各地产能置换方案和置换项目案例,提出行业建议。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去产能“回头看”的工作要求,组织50余名行业专家配合牵头部门赴各省区进行实地检查,为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提供专业支撑。

2.积极促进行业平稳运行。

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产销存、投融资、价格、成本效益、下游需求、进出口等方面的运行监测;按月、按季参加中财办、人大财经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资委召开的经济运行分析例会,汇报行业运行情况,提出政策建议。针对钢材及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从5月份开始按周向国家发改委提供《钢材、铁矿石价格周报》。按季召开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及时掌握情况,深入研究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提高行业运行质量的建议;积极推进扩大铁元素供给、推动完善铁矿石期货制度和现货定价机制,密切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铁矿石市场监管。发挥钢协开发的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作用,加强对产量产能数据的核对,加大对粗钢产量的动态监测分析。

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调研。由协会领导带队到多个省区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市场情况。走访企业和下游行业及相关研究机构,了解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口、海关检验检疫、钢材进出口等情况和企业的现实困难;按季度召开钢材出口工作座谈会,为出口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及时反馈行业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向相关部门反映诉求。

深入推进行业财务管理和“对标挖潜”工作。召开了全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新形势下提高行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的目标和措施。进一步组织企业开展对标挖潜工作,拓展对标领域,深入推进加工成本对标和绿色对标,夯实对标基础工作,注重与企业沟通,促使参与成本对标和绿色对标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加快数据审核和反馈速度,及时满足会员企业对行业数据的需要。

努力加强行业自律。针对“五一”节后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及时召开加强行业自律视频会议,发布《构建平稳有序市场秩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自律倡议书,号召钢铁企业主动作为,共同维护钢铁市场稳定,倡议书得到了广大钢铁企业的积极响应。发挥南北方板材工作组和汽车板工作组作用,促进陕晋川甘建筑钢企加强沟通,分别召开唐山钢坯市场会议和长材生产企业会议,引导区域市场、专项产品市场自律,促进了钢材市场平稳运行。

3.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为促进“双碳”目标在钢铁行业的落实,钢铁协会组织企业迅速行动,及时发出《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明确提出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

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明确了13项行业重点任务,组织政策、技术、金融等各领域专家力量,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在委员会的组织下,已完成《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基本明确了行业的达峰路径、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现正抓紧研究碳配额分配核算方案,制定《钢铁行业碳排放核定标准及基准值测试规范》,建立低碳发展标准体系。

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审核进程,积极做好超低排放公示。加强与行业内科研院校、企业的交流,围绕钢铁低碳发展共性技术研发进行合作。

召开第11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围绕“绿色钢铁低碳未来”主题,促进全球钢铁业共商应对低碳挑战之策,共谋开创绿色未来之路,凝聚“共同开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的共识。

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积极向有关部委反映企业诉求,为及时解决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

4.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中长期资源保障工作。

针对国内铁矿资源开发迟缓的问题,研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审批流程、清理制度障碍等建议,配合工信部起草了《关于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的报告》。积极促进《鞍钢集团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落地进程,建议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国内铁矿开发利用存在的难题,加快建设重大矿山项目。与有关部委对接交流西非重大铁矿资源项目,协调推动相关境外开发项目,积极推动境外铁矿资源开发工作。

5.推进技术创新和关键钢铁产品研发。

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创新。依托钢协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聚焦近期行业科技工作重点,开展行业共性技术调研,重点推进低碳技术研发。组织耐蚀钢联盟合作开展“文昌耐蚀钢挂片实验及评价”工作,开展南海环境下耐蚀钢产品性能和腐蚀环境适应性系统研究与评价。参与钢铁行业“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建议工作,将行业相关需求纳入“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专项。受工信部委托,组织推进钢铁“卡脖子”产品调研监测工作。组织完成山钢等单位7项技术成果评价,推进相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组织召开“钢铁‐钢结构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筹备成立钢结构发展工作委员会,促进钢结构用钢推广与应用。

6.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工作。

开展钢铁行业“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积极组织力量,赴多个省区钢铁企业了解和征求钢铁工业“十四五”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推进《钢铁工业“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和发布工作,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深入开展财税政策研究。针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协会持续跟踪分析国家政策,按月为会员企业编发相关支持性政策,向有关部委提供政策在行业落实的情况。配合有关部委做好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工作,反映企业诉求,提出行业意见。开展财税政策专题研究,围绕国内矿山税费负担重、废钢行业财税政策优惠不到位和开票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多次向国家部委提供相关材料并做专项汇报。

按照工信部要求,参与《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原材料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和《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等有关政策的制修订工作,提出行业意见和建议,反映会员企业诉求。

7.积极推进智能制造。

联合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20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构建上下游协同创新生态圈。组织召开“中国钢铁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高峰论坛”,发布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荐名录,邀请华为公司等介绍钢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经验,推动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遴选出55项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荐项目,引导企业理性选择合作伙伴和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标准引导作用,形成《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8.认真做好行业宣传。

围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主题,做好庆祝建党百年宣传工作,通过拍摄《钢铁脊梁》纪录片、报网微开设专栏等,回顾发展历程、彰显钢铁精神、凝聚钢铁力量、塑造钢铁形象。聚焦行业重点工作,围绕稳定经营、深化改革、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主题着重宣传企业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讲好钢铁故事,传播钢铁声音。持续关注行业热点,广泛凝聚共识,推动问题解决。按季度召开信息发布会介绍行业运行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十三五”钢铁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十三五”钢铁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开局伊始的2016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将钢铁行业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行业,并相继出台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在上述重大利好政策的引领下,“十三五”时期,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获得新动能,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行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在世界钢铁业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

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5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7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企业职工得以妥善安置,市场环境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全球钢铁业复苏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扭转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75%,稳定在较好水平;负债水平持续下降,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0年末的62.75%,债务结构更趋合理。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宝武成立后持续兼并重组,2020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最大钢铁企业。至2020年底,排名前10位企业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8.8%,比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一批沿海精品基地先后建成投产,一批环境敏感地区钢铁产能转移至非环境敏感地区,促进了产业布局调整。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0年会员钢铁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总额的2.17%。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截至2020年末,会员钢铁企业共设立有260家研发机构,拥有研发人员4.97万人,并构成了较为完整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9800余件增加到2020年的2.16万件。重大科研成果丰硕,钢铁行业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先后有410个项目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

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5年间,钢铁行业材料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国际领先。一批超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研发成功,实现了军工用钢的自主可控。与此同时,钢铁产品实物质量也稳步提升。

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钢铁行业通过污染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5年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一大批花园式工厂建成,众多企业被评为4A、3A级景区,使“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成为现实。

智能制造发展迅速。5年间,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矿车、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得以应用;大规模定制化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智能制造进行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及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已实现智能化的研究、服务、采购、销售。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型稳步推进,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共创共享和谐发展。5年间,钢铁行业职工素质持续提升,有20名职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实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10%,2020年纳入统计范围的会员钢铁企业主业在岗人员人均年产钢达到932吨;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超过社平工资增速,实现了共创共享。

同志们,“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广大钢铁战线同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拚搏的结果,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

(二)“十四五”钢铁工业重点任务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钢铁工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将对未来钢铁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钢铁工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将面临着国内钢铁需求结构、钢铁产品供给结构、钢铁生产工艺结构、钢铁生产资源结构等系列变化。

鉴于此,“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钢铁行业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为目标,聚焦一个根本任务——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推进一个进程——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重点要开展以下工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项目备案指导意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工作成果。转变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鼓励资源性产品和半制成品进口,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钢铁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广应用高效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更大范围地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水平;积极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双碳”约束下,以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科技发展潮流、保障下游产业发展用钢需求、保持钢铁工业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自主可控为战略基点,首先所有技术研发要聚焦符合绿色标准,同时还要兼具高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性、低排放、低成本;同时,要瞄准关键短板和“卡脖子”新型钢铁材料发力。强化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实现减碳发展,助力钢铁行业“碳达峰”;广泛开展和应用“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碳达峰”。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将开发国内铁矿作为国家战略,消除不利于铁矿资源开发的政策性障碍,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提升国内铁矿资源自给率。稳步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动西非、西澳等境外特大型铁矿项目建设,提高海外权益铁矿比例。推动形成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解决废钢行业增值税“无票可开”和所得税核定困难等问题,增加国内废钢资源量。

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原燃料供应、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在总量调节的过程中完成布局调整。探索多渠道兼并重组方式,推动钢铁企业加快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持续推广智能制造。加大推进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研究建立钢铁行业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制造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智能制造试点的示范作用。提高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发展“互联网”生产新模式。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构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引领和服务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持续强化标准对产业政策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以高标准引领,促进钢铁产业产品质量的升级,全面提高和改进普通产品实物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和一致性,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评价体系,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品牌。

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利用行业效益改善的有利时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去杠杆,努力实现全行业资产负债率低于60%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企业防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

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国际化企业集团建设,打造国际化产业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钢铁产能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分布。按照满足内需为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则,营造和维护公平、有序的钢材出口秩序。

三、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但环比、同比增幅会有所回落。一方面,受季节周期、重大赛事、环境约束、资源瓶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钢铁需求将相对减弱;另一方面,按照“控产能、压产量、调出口”等政策导向,钢铁行业既要提升国内钢铁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适配性,避免钢材价格大起大落,又要防范大宗原燃料价格大幅波动给钢铁成本造成的压力和风险。因此,保持企业生产经营和钢材市场平稳运行尤为重要。

(二)下半年行业重点工作

第一,认真做好去产能相关工作。全行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严控钢铁产能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决心和定力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及违法违规新增产能;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确保产能置换政策落实到位。建议政府逐步建立有保有压的“控产能,减产量”长效机制。要坚定不移地持续优化和改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实现优化布局、削减产能。

第二,努力保持行业平稳运行。重点是要推进“降成本、防风险、提质量、稳效益”等各项工作。会员企业在压减粗钢产量的同时,要切实在优化结构、提升质量、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增强应变能力,有效规避需求变化、成本上升等方面的风险,努力稳定经济效益;要切实落实《钢铁行业自律倡议书》中提出的7条倡议,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市场稳定运行;要加强与机械、汽车、造船、房地产、煤炭、石油等下游行业用户的沟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协会要继续做好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和市场监测工作,认真做好行业情况报送工作,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导向,提出行业政策建议;继续按季度召开重点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情况;在碳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持续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推进行业企业对标世界一流行动;继续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和对期现货市场的监管,避免资本炒作,为行业稳定运行创造良好条件;继续配合做好推进铁矿资源保障工作,进一步促进完善铁矿石定价机制。

第三,协同推进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的作用,协同推进关键低碳冶金技术项目研究开发,实现研发组织上的变革和突破。一是扎实开展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及特点调研、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等,编制发布《钢铁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作为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方向指引。二是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组织力量开展钢铁行业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及运行测试方案研究,为钢铁行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创造条件。三是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继续有序推进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科学、规范、合理地开展评估监测及公示工作,加快实现超低排放。四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同谋划钢铁低碳转型。

第四,持续推进铁矿资源保障工作。加强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专题调研,积极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清理各种限制国内矿山开采的不合理规定,简化新矿山开采的审批流程,切实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了解国内铁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以大幅度减轻矿山企业税负,促进良性发展。推动西芒杜等海外优质铁矿项目投资开发,拓展蒙俄铁矿资源,努力提升权益铁矿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废钢铁资源回收、加工配送体系,协调解决废钢行业增值税、所得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序推进废钢资源综合利用,增加国内市场铁元素供给。

第五,进一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搭建重点用钢领域创新联盟,围绕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高效轧制、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弧炉、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专用装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加强标准创新体系建设,制定一批先进适用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

第六,持续推进行业智能制造。推动数字产业与钢铁产业深度融合,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加快钢铁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打造一批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能力的智能工厂。建设钢铁行业大数据中心,探索数据要素共享机制,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能力。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推动上下游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设计共享、生产共享,从新材料、新技术、新流程、新管控、新运营、新形态等多维度,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精益化的“智造”工厂,形成钢铁智能制造新业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促进钢铁行业全年实现良好开局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去产能“回头看”、产能置换,压减产量,资源保障等这些热点问题全行业高度关注。为此,钢铁协会从促进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出发,依靠会员企业,积极开展工作。在针对涉及行业重大问题,特别注重充分发挥会长办公会的作用,多次召开各项专题会长视频会议,及时沟通信息,汇集企业意见,促进形成共识,明确行业意见,对有效落实各项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建立的工作交流机制,及时向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业建议,许多建议得到采纳。特别是在涉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限产方式等政策方面,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企业诉求,强调不搞“一刀切”,加强政策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起到了一定效果。与此同时,协会高度重视对落实各项政策的引导,对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积极采纳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行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并加以推进落实,对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行百里者半九十”,下半年工作依然繁重,协会要继续加强调研工作,切实做好服务,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会员企业从自身发展出发,有许多思考,也有很多很好的建议,企业也特别希望了解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和政策落地情况。协会要通过各种形式,及时、深入了解企业面临困难和真实意愿。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企业的实地调研,动态了解会员企业在控产能、减产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实反映行业关切和企业诉求,及时向有关部委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各项政策科学、合理、有效得到贯彻落实。

要在总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会工作创新。要充分发挥轮值会长集体的作用,定期召开会长会议,研究行业重大问题,提出行业季度工作重点,真正把企业办协会方针落到实处。各工作委员会要实质性的开展工作,主任委员要负责委员会的实质性运转,使工作委员会成为促进各领域工作有效开展的组织者、推动者。长期以来协会工作得到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协会工作,切实履行会员义务,按规定交纳会费。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加快推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做新贡献。

最新相关

焦化企业召开市场分析会

3月27日下午,山西、河北、内蒙古、江苏、河南、山东、陕西、贵州、黑龙江、辽宁、江西等地焦化企业召开市场分析会就当前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与会人员反映,目前焦化企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自...

今日沙钢废钢降50,钢厂全面下调!

今日钢厂数据统计分析今日钢厂指导价格主流下跌,最高降50。目前宏观面利好欠缺,国内暂无强刺激性政策措施出台,成交情况一般,市场信心不足,观望情绪较浓,交易冷清,钢厂高炉也多有减产检修发布,...

瑞达期货: 螺纹建议反弹择机抛空

隔夜RB2405合约低开反弹,现货市场报价继续下调。本期螺纹钢周度产量下滑,厂内库存由增转降,而社会库存继续下滑。随着螺纹钢期价走弱,现货市场悲观气氛深厚,终端拿货意愿较弱,采购量较少。主流...

瑞达期货: 热卷建议反弹择机抛空

隔夜HC2405合约先抑后扬,现货市场报价继续下调。本期热卷周度产量小幅增加,而库存量由增转降。炉料持续下行,炼钢成本支撑减弱,另外近日热卷期价承压走弱,市场情绪再度转为悲观,终端拿货意愿较...

弘业期货: 钢材震荡探底

数据显示,昨天成交量为11.1万吨。消息面显示,据相关统计,2024年3月1日-23日,房地产高频数据表明,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5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无论是从同比降幅还是绝对量来看,均为近...

3月28日全国财经新闻一览

一、宏观经济1、央行行长潘功胜: 中国正在制定金融稳定法,着力构建权责对等、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和科学合理的风险处置成本分摊机制。亚洲金融安全网的建设要各方团结协作和积极建...

谁将引领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

宏观巨变必有坚实的微观基础,行业高质量发展必有龙头企业突破、蝶变、脱颖而出,而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必有优秀、卓越的管理者(层)引领。2015年以来,中国钢铁又经历了一轮周期。2015年钢铁"寒冬",...

海外矿业投资这四大风险不得不防

7月3日,国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发布了关于上交所下发的《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称"公司近年来大额对外投资以获取金、铜、锂等重要矿产资源为目的,或者围绕主营业务产...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赵禹程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