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4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250亿元
3月28日,广州市白云区2024年一季度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举行,4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250亿元。白云区政府介绍,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项目主要聚焦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其中,有34个项目单项投资超亿元,如总投资达32亿元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项目。这些项目的...
3月28日,广州市白云区2024年一季度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举行,4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250亿元。白云区政府介绍,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项目主要聚焦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其中,有34个项目单项投资超亿元,如总投资达32亿元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项目。这些项目的...
[西安光机所在等离子体光谱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据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消息: 该所汤洁团队针对放电辅助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液态样品探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性难题,提出了放电辅助LIBS结合滤纸采样的方法,促进等离子体中更多物质被持续加热、电离,使其寿命从几微秒延长至近百微秒,等离子体光...
为什么要发展电炉炼钢短流程?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1978年的3178万吨(占世界的4.4%),到1996年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10124万吨(占世界的13.5%),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中科院科学家花50年人造太阳发电: "2049年前争取实现核聚变发电!"]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一群科学家通过模拟太阳核聚变反应,找到核能造福人类的新突破。2006年,这群科学家造出全球首个"人造太阳"(EAST),并在今年4月使其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下新世界纪录。这意味着...
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
8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办、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承办的第三届低温结构材料研讨会暨"高端特种材料研发中心"工作会在张宣科技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院士李建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
  3月24日,八钢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HyCROF)再传喜讯,全球首套等离子体炬加热高炉煤气装置在八钢HyCROF炉首次热试应用。据悉,等离子炬加热煤气是一种将煤气输入到等离子体炬中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煤气输入到高炉中,还原铁氧化物的高炉冶炼前沿技术。等离子炬加热技术在HyCROF400以上...
023年1月26日,加拿大公司PyroGenesis宣布其研究的等离子体火炬系统项目成功交付给一家国际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市值数十亿美元, 出于竞争原因一直保密,目标是通过用PyroGenesis专有的等离子体火炬替化石燃料燃烧器来减少温室气体。目前一共有两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铁矿石生产商购买了PyroGenesis的等离子...
众所周知,传统高炉炼铁是通过焦炭燃烧提供还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并产生还原剂CO,使铁矿石被还原成铁,并产生大量CO2,容易污染环境。而氢能冶金是利用氢气替代CO做还原剂,其还原产物为水,没有CO2排放。因此,氢气炼铁过程绿色无污染。冶金生产离不开耐火材料的支撑,长流程的转炉炼钢和短流程的电弧炉炼钢...
刘献东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欧盟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低碳能源转型,各行各业也都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碳中和是冶金行业寻求突破性技术创新、工艺路线变革的大时代背景。根据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简称欧钢联)制订的目标,到2030年欧洲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当前水平减少30%(后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