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的“囚徒困境”:都希望别人先减产先消失
作为工业化国家的基础产业,钢铁行业正在整体性经历空前深度调整,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价格下跌、利润下滑,部分钢企在跨年之交重新喊话“活下去”。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产业已经达峰,产业进入减量发展、加速重组、强化环保“三期叠加”的转折期。在此阶段,供需错配成为悬在...
作为工业化国家的基础产业,钢铁行业正在整体性经历空前深度调整,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价格下跌、利润下滑,部分钢企在跨年之交重新喊话“活下去”。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产业已经达峰,产业进入减量发展、加速重组、强化环保“三期叠加”的转折期。在此阶段,供需错配成为悬在...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李江梅 整理2023年,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稳增长之年,是提质增效之年,是攻坚克难之年,是逆境求生之年。2023年,世界经济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经济逆周期调节、国际能源价格频繁波动、通货膨胀高位运行的波谲云诡中艰难爬坡。与此同时,中国钢铁行业在低利润和弱需求的双重...
师元元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加大了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投入力度,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化转型进展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编制的《工业互联网与钢铁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1年)》显示,当前,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行业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刘加军"该项目成果属国产首台套在线高速激光刻痕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2月22日,在广州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持的、由广州翔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声智能)完成的"取向硅钢在线高速激光刻痕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评价委...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我国钢铁生产能源结构高碳化,以依赖煤基化石能源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钢铁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责任主体,亟待应用低碳、零碳技术助力钢铁绿色化转型升级。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过程最大的碳排放源,碳排放量占钢铁全流程70%以上,因...
本报记者 王庆2023年8月4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高效低碳高风温热风炉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所做的研究报告、应用报告、效益报告和科技查新报告,并审查了全部文件资料,经质询、讨论...
本报记者 夏杰生"未来钢铁行业的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仅是从自动化开始,会一路发展到系统,再到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后到元宇宙。这不只是可以减人,更是可以远程操作,坐在家里可以炼钢。"这是2023年8月9日在大连市召开的,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主办,东特股份(大连)炼钢厂协办的"2023 年(第四届)全国炼钢钢...
11月30日,中冶赛迪装备成功中标福建大东海新建80万吨/年的1850mm热轧平整分卷机组设备成套项目,再次证明了中冶赛迪在热轧平整机组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该项目的主要钢种包括低碳钢、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汽车结构钢、集装箱用钢等。这些钢种在现代化工业中具...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当前,受国内外需求形势变化影响,钢铁行业正逐步迈入减量提质的深度调整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粗钢产量为7.95亿吨,同比增长1.7%;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31亿吨,同比下降1.5%。前三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企利润总额为621亿元,同比下降34....
记者 王庆8月4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高效低碳高风温热风炉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科技成果评价会。全国工程设计大师、首钢集团一级科学家张福明代表该项目完成单位进行汇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毛新平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
12月2日至5日,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办。在3日举行的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上,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金属膜除尘器的成功应用"的经验做法入选"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据了解,转炉炼钢是钢铁提质的基本冶炼工艺。近年来,包钢(集团)公司突破重重技术壁垒,在炼钢转炉一次除...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刘经纬 报道记者 梅松 摄影11月30日-12月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钢协)纪委2023年纪检工作年度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会议现场此次会议是在中央社会工作部接管行业协会的重要时期,在全党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键时刻,在钢协各代管单位改革发展进入...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杜笑 报道2023年11月29日-30日,"科技赋能球团·共创绿色钢铁"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产品推介会在"航天之城"西昌成功举行。本次推介会由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卓公司(Metso)联合举办,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协办,来自钢铁企业、知名高校、行业及协会代表和新...
本报讯(记者夏杰生)9月17日,由河南钢铁豫兴冶金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委托中国金属学会组织召开的安钢热风炉改造技术咨询 会议在北京闭幕。来自中国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中冶赛迪、武钢、包钢、太钢、首钢、建邦钢铁等单位的专家,针对安钢这座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4747m³特大型高炉在经过10多年的...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赵萍 报道11月16日,2023(第十二届)钢铁技术经济论坛在山东临沂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引领 创新创效"主题,对钢铁产业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低碳排放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集智聚力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图为会议现场(会务组供图)会上,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致开...
需求不振、利润下滑、降本增效充满挑战……面对一个又一个“烦恼”,钢铁业如何“解忧”?2023(第十二届)钢铁技术经济论坛日前在山东临沂举行,与会人士认为,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创效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米飒9月5日,在河北崇礼召开的2023年氢冶金国际研讨会上,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院长、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共同启幕发布了由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共同撰写的《氢冶金技术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蓝皮书》从全...
本报讯 近日,2023年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授奖结果正式公布。其中,由中冶长天牵头完成的"分层供热低碳富氢烧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年来,中冶长天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锚定绿色低碳冶金发展方向,在富氢冶金、智慧冶金、短流程冶炼、低成本碳富...
记者 夏杰生为助力全行业积极践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加强炼钢-连铸关键生产技术的创新,优化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完善低碳绿色生产平台,精准稳定、高效低成本生产,加快设备智能化应用, 加快钢铁企业快速转型升级,促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金属学会召开的"2023 年...
本报记者 夏杰生2023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现场2023年6月27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镭目支持协办的"2023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在武汉拉开帷幕,镭目公司董事长田陆博士在会上做了"镭目智能化产品与炼钢厂降本增效"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展示了其多姿多彩的炼钢-连铸智能化技术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