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中国粗钢产量将降至8.5亿吨

12月16日,2024中国钢铁市场展望在上海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会上对未来粗钢产量作出了预测。

2025年,钢材需求将降至8.7亿吨,粗钢需求9.1亿吨,粗钢产量9.5亿吨。

2030年,钢材需求8.3亿吨,粗钢需求8.6亿吨,粗钢产量9.0亿吨。

2035年,钢材需求7.9亿吨,粗钢需求8.2亿吨,粗钢产量8.5亿吨。

在之前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上,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工信厅原厅长李涛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认为,2023年行业又一次进入了全行业亏损的状态,甚至不如2015年。真正的钢铁生产过剩才开始,现在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今后十年最好的一年。未来产量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大概会回归到六七亿吨左右,因为支撑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房地产和传统基建,新基建甚至不用钢铁,所以产能过剩是必然趋势,要大幅度下降。

友发集团高级顾问韩卫东在出席“第十八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上,围绕着《严冬下钢铁行业趋势判断》,他认为,一是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品种严重分化,新一轮淘汰开始;二是钢铁交易的方式方法和规则发生了变化;三是行业中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韩卫东表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行业会不会重蹈2015年的覆辙,目前看悲剧不会再现。2015年钢铁行业的过剩是阶段性的过剩,但今年这一轮的过剩是终极过剩,比2015年要严重得多。今年需求仅仅下降了2%左右,就导致了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如果将来需求下降20%怎么办?所以说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未来的竞争价格将非常残酷。

此外,韩卫东认为,钢贸商未来一定会有,但同时也会大幅度淘汰。现在钢厂每年都在加大市场直销比例,与钢商贸形成直接竞争关系。此外钢铁电商平台的兴起,也压缩了钢贸商的生存空间。钢贸流通业虽然难以被取代,但是未来肯定会优胜略汰,在最近的1至3年内,是钢贸业的洗牌阵痛期,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来适应市场,待大潮退去,才知道谁是在真正地裸泳。

对于行业的未来发展,韩卫东表示行业要建立新的经营模式去迎接未来,作为钢厂要研究未来怎么活下去,钢贸商要研究怎么活下去。中国永远需要钢铁,也永远需要钢贸商。行业的所有参与者都要研究在产业的供应链里面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位置,找到能为产业链条创造的价值,就可以随着未来中国不断的发展,随着世界的发展,一直活到永远。

李涛建议,一是开辟新市场,二是开辟新的品种和钢材,三是发展装配式建和钢结构,四是延长深加工链条。最后李涛指出,持续推进兼并重组是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未来钢铁行业将产生三类企业,一是上亿吨的巨无霸,二是产量在一千多万吨中型生产普通钢材的钢厂,三是产量在百十万吨专精特新企业。

资讯监督:刘奕17739761747

资讯投诉:李瑞15981879377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