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郭卫民: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朱晓波报道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顾学超摄影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形势的多重考验,去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增速8.1%,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2万美元,这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3月3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会上,郭卫民就国家经济形势、疫情防控、外贸进出口、人口老龄化、稳就业、对外开放等问题“线上”回答了记者提问,同时通报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议程安排等事项。

关于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郭卫民表示,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今年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作的部署落实到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针对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委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有委员建议,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有效拓展国内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要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包括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要十分注重各种政策出台的统筹和解读,及时研判风险,化解公众疑虑,稳定市场主体预期。”郭卫民说。

郭卫民告诉记者,中国经济走势是舆论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围绕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是全国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都认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全球疫情持续反复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实整个外贸运行的基础并不牢固。

对此,郭卫民表示,的确在过去一年,我们国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外贸进出口规模达到了新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协商履职过程中,委员们认为今年外贸领域确实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性的因素,外贸面临很大的压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强大的韧性,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外贸运行有望保持在合理的区间。”郭卫民说。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委员们建议,要采取有力措施,要做大做强外贸的主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一步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等等。

郭卫民表示,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外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外贸的产品结构来看,以前我们比较多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现在有大量的机电产品,包括一些先进电器,还有新能源汽车这样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从外贸参与的主体来看,现在多元化发展,不仅有央企、外资企业,还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中小微企业现在越来越成为我们外贸的中坚力量。“在调研过程中,我也接触到很多年轻人,他们陪同我们调研,介绍、回答问题,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们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我相信中国的外贸事业会像这些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未来可期。”郭卫民说。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