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钢铁行业的经营环境越发“严酷”。下游消费终端需求降低,而钢企仍开足马力生产,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企业陷入了越生产越不挣钱的怪圈之中。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鞍钢33毫米厚X80级别大应变管线钢板实现全球首发,新钢成功轧制世界最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首钢全球首发两款取向电工钢产品,河钢国内最高强度级别高钛合金焊丝钢替代进口……在钢铁寒冬时期,涌现了一些在产品领域“下苦工”的钢铁企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期,通过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务理事兼科技环保部主任张永杰的专访,深入了解面对供给过剩问题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在“产品上新”、“技术迭代”时,面临的诸多难题和做出的具体举措,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钢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于四川钒钛钢铁推进极致能效工程您有什么建议? 张永杰: 首先,我觉得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召集企业一起来参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推进的三大工程之一——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这也是继河北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之后的第四个大省参与了这次工程,体现了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的担当,我表示祝贺。 核心观点1:企业根据自身的流程特点和技术装备特点,组织企业加快成熟领先的技术应用 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如何参与极致能效工程,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就是钢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流程特点和技术装备的特点,组织加快成熟领先的技术应用,同时也可以来一起参与协同研发,共性难题的协同研发; 核心观点2:呼吁政府为发展极致能效工程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四川省政府应该为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发展在极致能效工程方面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举一个例子,譬如说,电力如何跟钢铁更好的协同、降低用电成本,还有发展循环经济,钢厂余热跟城市之间产城融合,这里面有很多好的政府与地方来为钢铁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的一些案例。我也呼吁四川省政府,为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极致能效工程推进创造条件; 核心观点3:积极与四川省钒钛协会一同推进极致能效工程 第三,钒钛产业协会也是为会员、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在积极搭建平台,这里面如果需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服务支持或者资源,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和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协会一起来推进极致能效工程。 最后我也祝愿极致能效工程牵引的极致效率、绿色化、低碳化,在四川能开花结果,或者说产生更好的成果,涌现更多的实践案例为整个行业做贡献。 来源:钢铁老板
资讯编辑:姚正豪17633612987
资讯监督:林颖17739761747
资讯投诉:田甜1598187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