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生态环境部: 截至4月底,我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达262.03亿元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樊三彩报道

5月29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达262.03亿元,累计成交量4.57亿吨。在28个省份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额超过300亿元。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

生态环境部介绍,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已会同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稳步推进环境权益交易,初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成了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截至今年3月底,生态环境部已指导330个项目入库并向金融机构推送,获得金融机构授信金额约2100亿元,发放贷款约640亿元。同时配合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在23个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截至2023年底,授信总额达4553.84亿元。”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

生态环境部还重点回应了碳足迹有关问题。据介绍,《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拟于近期会同其他部委联合印发,从产品碳足迹着手,完善国内规则、促进国际衔接,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下一步,生态环境部还将加快研究发布电力、煤炭、燃油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碳足迹因子,为下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推动碳足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