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杨悦报道
记者顾学超摄影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在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统筹结合的过程中,所有相关的市场主体要尽可能形成高水平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市场并没有现成的可以高效对接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可行蓝图,各行业需充分领会中央精神,调动所有支持因素,形成高水平定制化具体方案,而且要动态优化。取势、明道后再精术、择时,中国钢铁行业沿着创新发展正确轨道持续向前,跟随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步伐,一定会继续为强国富民做出卓越贡献。”7月31日,著名经济学家贾康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简要介绍了围绕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并为钢铁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如是建议。
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面临的4个背景性因素。一是近年来阶段转换、贸易战、突发疫情、“三重压力叠加”使经济下行过程促使“经济运行维护于合理区间”成为迫切需要。二是我国经济自2011年开始彻底告别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阶段,中央要求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以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相统筹结合,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L型转换”后以结构优化支撑的中高速“升级版”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外部环境持续发展变化带来挑战。四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关于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最为权威的指导,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国有和民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重大方针,需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贯彻落实于解放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方面实际工作中。
他表示,从基础理论层面做“新质”的相关理解,会得到两大视角下的基本概念:一是人类供给侧创新中所形成的“阶跃式”发展所带来的具备质变特征的生产力新水平新境界新质态;二是生产力发展中供给侧要素及其组合升级版所带来的具备质变特征的生产力新水平新境界新质态。“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应是前述不同视角上认识的综合,即中央要求的‘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应包括把握住科技创新的前沿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冲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传统供给要素支撑力的下滑,从而形成升级发展新动力源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的有机结合体。总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正如总书记所说,应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他进一步解释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立了5%左右的GDP年度增速引导性预期目标。在此前景之下,钢铁行业该怎样乘势发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他说,“我认为,这首先和古人推崇的取势、明道非常贴合。顺势而为,趁势发力,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业时,要尽可能洞悉和顺应、掌握其中的规律。例如,钢铁行业应随宏观经济向好大势抢抓机遇,重点思考如何实现和保持先进工艺与技术流程、紧密结合绿色低碳的全球竞争领先地位;如何在高端产品(特种钢、合金钢)方面力争上游支持经济升级发展;如何优化建筑物用钢比;如何处理铁矿石的有效供给问题;以及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的物资与产能储备问题。”
最后,他表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优化结构”,数实融合及绿色低碳也是不可回避的关键词。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就需明晰大趋势,取势、明道,再加上精术、择时,在这样的轨道上,不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挑战,顺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潮流,继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福祉,做出钢铁行业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