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打造钢铁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冶金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据统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才”这一关键词被提及36次,高于“国际”的31次、“改革”的27次、“服务”的25次、“市场”的17次、“环境”的17次和“开放”的16次——人才的战略意义被如此凸显,是在当前环境下必然的自我革新所要求的。

在钢铁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诚然,目前的钢铁工业已经具备较高的综合竞争力,拥有相当的产品优势、环保优势、原始创新和智能制造优势。然而,我们必须警醒,我国钢铁工业领域适应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能力有待提高、钢铁产业链产品供需矛盾长期难以缓和、行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面对产业格局重构的自主性不到位、对新的钢铁生产流程的投入和准备不足……任何一个方面都足以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行业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也必须进行一系列围绕行业发展内驱力的变革。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这就要求全行业解决好人才导向、人才聚拢、人才成长的问题,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钢铁行业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形成人才带动人才、人才启发人才、人才帮助人才的局面,以“人才强企”助力“人才强国”。

打造钢铁行业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要先集聚领军人才,以点带面,发挥“领头羊”作用。这样的人才树立一个,就能培养一批、带动一片。打造钢铁行业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需要一代又一代开拓进取、孜孜以求的“钢铁工匠”接续奋斗。其中,需要能解决“从0到1”的基础性、原创性、突破性创新问题的领军科研人才,需要能解决具体工艺问题、降低成本问题等实际生产问题的专项技能人才,也需要在战略研究、企业管理、金融财务、智能制造、贸易销售、国际化等领域长期躬耕的行业必需人才。目前,业内属于原始创新范畴的领军人才数量还不够多,属于工程、工艺范畴的技术专才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其他领域人才在业内尚难获得广泛的行业认同。因此,行业应集中力量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搭建有倾向性、有选择性、能让“领头羊”走出来的平台,形成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极具个人特色的学说、方法、理论、实践,让他们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生产上见到实效。

打造钢铁行业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要形成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平台,盘活资源,推动协同创新良性循环。前不久刚发布的《中国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共识》提出,钢铁行业科研院所、企业等要达成合作共识,加强协同创新,倡导全行业协同、“产学研用”生态圈合作,建立健全关键领域钢铁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机制。行业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应强调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是人才除学术梯队、管理团队外可以依赖的广泛组织。这不仅意味着从业者只在某一特定领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更意味着在钢铁行业的不同领域之间的思想迁移。比如,钢铁产业布局将影响未来行业的物流运输模式,智能制造改变了钢铁行业的研发试产流程,钢铁流程无碳化的探索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等。此外,还需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注重全球产业链发展布局。总的来看,行业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行业更加活化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企业也要积极为人才承担试错风险,并具备承受一定范围内损失的能力。

打造钢铁行业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要思想引导与待遇留人并重,稳妥构建成果共享的分配体系,使之长期反哺行业发展。目前,已有鞍钢集团本钢以项目“摘牌制”引领新产品研发方向,实现“干到给到”的精准激励;包钢集团、河钢集团、山钢集团等参照“科改示范行动”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积极引入科研“项目制”和“揭榜挂帅”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价值贡献与业绩评价、薪酬水平紧密挂钩的考核分配机制,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效活力。不仅如此,此后,更加优化的分配机制应进一步重视对人才“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要明确,待遇只是辅助,真心诚意为行业发展并将此作为个人追求的人才,才值得享受更高的待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钢铁行业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的形成,必将集聚天下英才,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架起更坚强的钢筋铁骨。

最新相关

制氢、储氢,全球"拾慧"

近日,乌拉圭公布首个绿氢工厂项目计划,该工厂将耗资3800万美元,位于乌拉圭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首府弗雷本托斯市,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00块太阳能电池板、1个每小时可生...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大咖纵论钢铁产业链"破局"之道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熊余平 徐可可 报道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钢铁产业链企业如何破局,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10月30日,以"破局·行动·实战"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