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2022中国钢结构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钢结构发展峰会在广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推广钢结构应用,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与转型升级,钢结构智能建造、设计与创新等话题开展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受邀出席大会并致辞。 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聂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岳清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喜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广东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黄祖璜,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景凤,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秘书长高峰,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孙晓彦,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副秘书长刘民,中国钢结构协会监事长薛健及近20位副会长,各省级钢结构协会相关领导出席峰会。 何文波致辞 何文波在致辞中表示,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钢结构行业发展迅速,我国钢结构产量从2012年的3500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9700万吨,增长了177%。但钢结构建筑应用,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和住宅领域的应用还远远不够,钢结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条件已经成熟。发展钢结构代表了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不仅是建筑行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钢铁行业优化建筑用钢消费结构、储备钢铁战略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 “作为钢铁业的从业者和经营者,我早期主要关注的就是生产线,后来越来越关注的是产业链,现在更加关注的是生态圈。创造建筑产业发展新时代,需要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需要培育和建立包括生产、设计、研究、服务、监管、金融在内的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生态圈。”何文波说,基于此,去年,钢协、房地产业协会、钢结构协会等5家全国性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了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将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共同推进钢结构事业,目前已有160余家成员单位踊跃参与。 何文波认为,钢铁材料自身包括其优异的生态性在内的诸多卓越特性,在建筑领域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在合作中的每一个突破,都是在为钢铁-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的升级和变革积累基础。我们会不断地看到,技术在变、结构在变、材料在变、流程在变、业态在变。我们推动的是一场变革,迎接的是有钢铁全面支撑的建筑产业新时代。 “钢协已经把‘基石计划’和以钢结构推广为主的‘钢铁材料应用领域拓展计划’确定为两大产业发展计划,正在全面筹划和推进之中,钢结构是此计划的重要组成。”何文波介绍,“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已被列为钢协巡回办公的核心议题之一。我与宝武、鞍钢等6家钢协会长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面对面讨论,进一步形成了共识”。日前,钢协调集有关企业的骨干力量,正式组建了“钢铁材料应用推广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行业内外开展工作,把钢结构推广的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发展主题。何文波认为,钢铁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三个方向:一是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比如氢能的替代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二是资源节约和资源替代(比如废钢的替代和各种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三是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材料升级的方向就是“高强、高耐蚀、高功效”。经过初步评估,大多数建筑用钢领域都有材料升级的可能,钢结构领域同样存在材料升级的空间,但更多的是材料替代,尤其是在住宅领域。“为此,要破除一些旧观念。”何文波强调,一是中国现在有丰富的钢材可以用于建筑业,要多少有多少,要什么有什么。二是钢铁材料不仅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绿色特性,而且自身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全世界最严,随着减碳技术的开发运用,碳排放也会越来越低。三是钢结构住宅的建造成本已经明显改善,特别是在考虑生态收益以及全生命周期投入产出的条件下,已显示出整体优势。一旦产业合作通道打通,成本进一步改善是必然的结果。 何文波表示,钢结构产业发展有三个驱动:供给驱动、需求驱动、数字驱动,随着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化和业态变革走向现实,数字驱动力量将会彻底重整建筑-钢铁产业链,建筑与钢铁将实现直接对接。在今后若干年内,符合新业态发展方向的、对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和材料工程有全面理解的、对全产业链具有综合能力和整合能力的新型企业集团将会成为钢铁-建筑产业链的主导者。 岳清瑞作大会报告 会上,岳清瑞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大会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2022年钢结构协会工作,从加强党建工作、发挥行业引领、拓宽服务领域、秉承服务初心、重视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六方面提出2023年协会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他表示,我国钢结构行业要完成从“钢结构大国”走向“钢结构强国”任重道远。面对潜力巨大的钢结构市场,要把握住行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努力练好内功,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的钢结构行业做大做强,做出应有贡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而努力奋斗。 周福霖讲话 周福霖在讲话中强调,我国地震区域分布广,地震灾害严重,因此结构抗震非常重要。钢材是延性非常好的材料,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好,安装施工快、安全可靠、钢材可循环使用,是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载体之一,符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应在我国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 廖玉平讲话 廖玉平表示,发展钢结构建筑是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建筑抗震防灾能力、提升建筑品质、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从“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提升钢结构住宅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好房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稳步推进钢结构建筑应用,发挥国民经济稳增长作用”、“以产业协同为目标,补强链条薄弱环节,促进上下游相关企业转型升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钢结构行业的希望和建议。 刘民讲话 刘民表示,钢结构是工业化建筑、绿色建筑,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建筑要求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建筑业、钢结构行业今后要把握住“双碳”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等重要机遇。 会议围绕“钢结构智能建造、设计与创新、工程实践与应用”等议题进行学术报告。聂建国院士作《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综合效益》报告,高宗余院士作《铁路钢桁梁桥建造技术》报告,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钟国辉作《国产690MPa高强钢结构基础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及其国际化实践》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冰作《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结构构思与追求》报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仕统作《以“传力维”结构新分类,实现我国现代(全)钢结构轻量化设计》报告,广州大学副校长周云作《屈曲约束支撑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报告,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长陈振明作《基于“双碳”的钢结构智能建造实践》报告,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吴保桥作《绿色发展与热轧H型钢应用》报告。
2022-2023年中国钢材市场年度报告即将出炉!欢迎抢鲜品读!
为帮助企业全面回顾解读行业年度发展,了解钢铁行业变化新趋势,为未来企业发展提供依据,帮供应商把握潜在商机助采购商降成本增销量提利润,提前做好经营决策,赋能行业发展。中钢网基于对中国钢材市场的专业观察和研究经验,通过理论与数据、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正式推出《2022-2023中国钢材市场年度报告》。点击链接订阅: https://rbd.xet.tech/s/37QG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