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供需双增"双焦"价格震荡运行

冯艳成

上周(9月4日—8日,下同),焦煤、焦炭期价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其中,焦煤2401合约价格最高触及1759元/吨,后回落至1640元/吨附近;焦炭2401合约价格最高触及2431元/吨,后回落至2300元/吨附近。煤焦价格均刷新今年4月中下旬以来最高值。

现货方面,近期焦企落实焦价首轮调降后暂稳运行,在刚需良好的情况下,钢厂暂未进行第2轮调降,部分焦企甚至已有提涨意愿。焦煤近期表现相对偏强,自9月份以来炼焦煤现货价格指数上涨70元/吨左右,焦煤价格上涨、炼焦成本抬升,增强了焦企提涨焦价的信心。

6月份以来,焦煤、焦炭期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反弹趋势。从运行逻辑来看,首先,在前期近3个月的下跌趋势中,煤焦跌幅较大且超过板块其他品种,给了价格企稳反弹一定支撑。其次,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际,市场对于宏观层面发布支持房地产行业向好发展政策的预期愈加强烈,刺激看涨情绪进一步释放。再次,8月初前后,有关执行粗钢控产政策的消息不断发酵,需求回落预期压制煤焦等原料价格阶段性下跌,但随着时间推移,钢厂尚未落地执行控产政策,铁水产量不降反增,再加上国庆节假期临近,下游对原料补库的积极性提升,刺激“双焦”价格再度上涨。另外,近期煤矿生产事故时有发生,9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全区内煤矿立即开展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刺激焦煤价格冲高,而作为中间品种,焦炭首先受到下游钢材价格表现偏弱的压力,近日焦价步入调整阶段。

回到基本面来看,近期焦炭供需两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吨焦盈利情况不佳,焦企缺乏持续增产的动力。需求端铁水产量暂维持相对高位,是近期煤焦价格走强的重要驱动因素。国内焦精煤产量总体持稳,蒙古国煤炭通关量略有波动。

具体来看,利润方面,目前终端需求仍处于由传统淡季向旺季转换的时间节点,钢材需求尚未有明显起色。其中,上周建筑钢材日成交量平均值为13.7万吨,同比降低21.3%,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钢材价格上涨驱动力不足,钢厂整体盈利面维持在45%左右。焦企方面,由于近期炼焦煤价格再度普遍上涨,山西区域主焦煤价格上涨100元/吨~150元/吨,而焦炭价格则以稳为主,受炼焦成本抬升影响,焦企亏损程度、亏损范围均有所扩大。上周五(9月8日)调研数据显示,全国独立焦企平均吨焦亏损7元,吨焦利润较前一周下降20元,其中山西、河北地区吨焦盈利约10元~20元,内蒙古、河南地区吨焦亏损约50元。盈利情况不佳也促使部分区域焦企开始提涨焦价,山西个别焦企近日已决定将焦炭出厂价格上调100元/吨~110元/吨,焦钢企业对于焦价涨跌的博弈加剧。近期需关注下游对焦价提涨的接受情况,不过在焦化产能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叠加下游盈利情况也不乐观,焦企仍无法摆脱低利润运行的现状。

焦炭供应方面,上周五平均吨焦利润转为亏损,独立焦企增产的积极性下降,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7.5%左右,基本与前一周持平,较7月底增加4.2个百分点;日均焦炭产量增至71.2万吨,较7月底增加3.7万吨。对比来看,目前焦炭供应情况是近2年以来最好的水平,焦企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大焦炭供应以匹配当前下游的高采购需求。同时,也可以看到焦企产能利用率调整空间较大,供应端很难再次为焦价提供更强的上涨驱动力。

焦炭需求方面,现阶段钢厂盈利虽然不佳,但暂不足以促使钢厂实施大规模的自律减产,且在旺季需求的阶段性驱动下,钢厂高炉开工率保持高位。上周调研数据显示,全国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为92.76%,周环比增加0.4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5.21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为248.24万吨,周环比增加1.32万吨,同比增加12.69万吨。另外,由于钢厂长期采取低库存原料措施,厂内焦炭库存较少,近期随着国庆节假期临近,为保障焦炭库存的合理充裕,钢厂的补库积极性提升。上周钢厂端焦炭库存为595.9万吨,周环比增加10.4万吨,同比仍下降23.6万吨。据相关机构调研,后期钢厂高炉仍没有大规模检修计划,预计短期内焦炭等炉料需求有望维持高位,有利于焦炭价格提涨的落地。不过市场对粗钢控产的预期仍存,后期需关注钢厂是否严格落实控产政策,届时对炉料需求的影响也需重新评估。

焦煤方面,尽管近期国内煤矿安全检查趋严,但整体供应波动不大,洗煤厂焦精煤日均产量基本维持在64万吨左右;另外,内蒙古地区的煤矿主要以生产动力煤为主,预计对炼焦煤供应的冲击有限,因此该区域的专项排查行动更多是对市场情绪的刺激,尤其是在目前刚需好、价格偏强运行的氛围下。进口方面,近期蒙古国煤炭通关量依然保持高位,甘其毛都口岸个别日期通关量突破1400车,但近日受监管区库存增加的影响,通关量略有回落。

综合来看,目前钢厂、焦化厂盈利空间均不大,并且近期原材料焦煤价格呈现上涨之势,部分成本高的焦钢企业面临较大的亏损压力,因此中下游低利润、高供给的状态恐难维持。后期关键因素在于终端需求能否改善,目前多项刺激房地产行业恢复增长的政策已陆续落地,若旺季需求再次被证伪、钢材价格疲弱,则钢厂在亏损达到减产临界点后,可能会实施自主减产措施,同步执行粗钢控产政策,将需求负反馈压力向原材料端传导。因此,短期对于“双焦”价格的上涨仍需持谨慎乐观态度。

《中国冶金报》(2023年09月14日03版三版)

最新相关

山西推进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

7月16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506个,开工项目459个,投产项目265个,涵盖...

北京上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

发改委: 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能耗双...

两部门联合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

为切实保障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成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以现场督导为主,...

安徽工商业用户试行季节性尖峰电价

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宣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挖掘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