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两会观察: 新增就业1200万,中国如何实现新目标?

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从去年的“1100万人以上”上调为“1200万人左右”。在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之际,中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从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信息场”观之,今年中国稳就业或将从三个方面着手。

聚焦“关键人群”

在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创近年新高背景下,官方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根据近期官方透露的信息,发展数字经济料将成为今年中国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着力点。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6日称,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鼓励青年群体依托平台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晓慧认为,数字经济在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上有很大空间,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实现数字经济促进创新创业与产业机构升级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首席执行官(CEO)姚劲波建议,可通过免税、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扶持数字经济、网络直播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新兴行业企业,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扶持新就业形态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兴起,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新媒体主播等新职业从业者越来越多。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充分保障,使新职业真正成为就业“蓄水池”。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直言,当前新就业形态群体用工关系界定尚不清晰,引发劳资纠纷、社保缴纳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他建议,应完善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积金灵活发放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也认为,应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伤保险限制,允许以个体身份缴纳工伤保险,并出台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伤保险具体举措。

对此,官方已准备采取行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日前表示,将支持零工市场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

打破不合理限制

解决就业问题除了“立”,鼓励新业态发展以外,还需要“破”,打破由年龄、性别、婚育情况等构成的一道道“玻璃门”,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指出,35岁仿佛是一扇“玻璃门”,使一些人面临求职难、流动难、晋升难、再就业难。

他建议,应对各年龄段劳动者给予平等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机关单位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推动形成尊重中高龄就业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心理预期。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认为,应加大对女性权益的保护力度,努力消除育龄妇女就业歧视。

在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中意集团董事长赵心竹看来,由于缺乏具体保护措施,社会上对“全职妈妈”或多或少存在歧视,影响其就业。她建议,应建立针对该群体的求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全职妈妈营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