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和评理 | 迎合美国遏制中国 日本为虎作伥将自食其果

日本政府近日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并将于7月23日起实施。若日本不能悬崖勒马,执意为虎作伥,恐将自食其果,而让美国坐收渔利。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日前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交流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日方执意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失去的不仅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更是日本自身的商业信誉和半导体产业的未来。美国的目的是重新确立其半导体霸权,如果按美国设计的套路走下去,结果只会有一个,那就是中日“双输”,而美国独赢。

纵观历史,美国上一次大张旗鼓地发动“半导体战争”恰恰是针对日本。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称,以东芝集团为代表的日本半导体产业严重威胁美国的经济利益,日本的高端制造计划则挑战了美国的科技霸权。美国以此为由对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动了“半导体战争”,最终迫使日本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定》。此后,日本半导体产业元气大伤,美国则取而代之。

相较之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让日本受益良多。如今,在华日企数量多达3万多家,每年营收约2600亿美元。有鉴于此,多家日本商会和企业向日本政府表达了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的担忧。

日本政府曾多次表示愿意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然而它却屡屡为了美国的利益而牺牲东亚的利益。如今看来,美国已经成为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日本已然成为美国的提线木偶,甚至为了迎合美国睁眼说瞎话,将中国军事发展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

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更是表明,日本在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日本应当明白,中日睦邻友好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与美国沆瀣一气无异于为虎作伥,终将自食其果。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6月7日社论

日本政府近日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并将于7月23日起实施。若日本不能悬崖勒马,执意为虎作伥,恐将自食其果,而让美国坐收渔利。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日前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交流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日方执意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失去的不仅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更是日本自身的商业信誉和半导体产业的未来。美国的目的是重新确立其半导体霸权,如果按美国设计的套路走下去,结果只会有一个,那就是中日“双输”,而美国独赢。

纵观历史,美国上一次大张旗鼓地发动“半导体战争”恰恰是针对日本。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称,以东芝集团为代表的日本半导体产业严重威胁美国的经济利益,日本的高端制造计划则挑战了美国的科技霸权。美国以此为由对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动了“半导体战争”,最终迫使日本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定》。此后,日本半导体产业元气大伤,美国则取而代之。

相较之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让日本受益良多。如今,在华日企数量多达3万多家,每年营收约2600亿美元。有鉴于此,多家日本商会和企业向日本政府表达了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的担忧。

日本政府曾多次表示愿意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然而它却屡屡为了美国的利益而牺牲东亚的利益。如今看来,美国已经成为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日本已然成为美国的提线木偶,甚至为了迎合美国睁眼说瞎话,将中国军事发展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

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更是表明,日本在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日本应当明白,中日睦邻友好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与美国沆瀣一气无异于为虎作伥,终将自食其果。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6月7日社论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