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赛道龙头领投、股东架构调整,李书福旗下又一公司欲IPO?

李书福的资本版图有望再扩容。7月13日,smart品牌宣布开启A轮融资,计划从资本市场募集2.5亿-3亿美元。据悉,本轮投资由天齐锂业领投,计划投资金额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5亿元),将获得smart Mobility Pte. Ltd.(SM)2.83%的股权。

“此次融资旨在强化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加速推进品牌全球发展。”smart方面表示,公司将继续坚定践行“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的前瞻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在中欧两个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并将积极开拓全球其它高潜力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6月smart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为3829辆,较上月环比增长近46%;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量为23,540辆。海外市场方面,旗下精灵#1车型已在德国、法国开启交付,并计划在其它欧洲市场陆续上市并交付。

“smart需要引入更多投资者,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积攒弹药。”招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毅阳认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并不是所有主机厂都能乘势而上。“随着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或将渐成为各自领域的深度参与者,这种双方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捆绑关系,保证了各自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也共享了行业成长红利。”

值得留意的是,smart品牌主体智马达汽车此前刚刚进行了股东调整,吉利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分别在6月25日、6月7日退出股东行列。与此同时,两家各持股50%的新加坡公司——smart Mobility Pte. Ltd.(SM)和smart Mobility International Pte. Ltd.(SMI)成为智马达汽车新的控股股东。

在上述智马达汽车控股股东发生变化后的6月底,财联社记者曾查阅新加坡企业注册信息表明,SM及SMI均成立于2021年8月26日。其中,前者股东为分别持股50%、45%和5%的梅赛德斯-奔驰、Sunrise Mobility Limited(Sunrise)及ZMD Capital Ltd.(ZMD)。而后者则为SM全资子公司。工商资料进一步显示,Sunrise及ZMD均为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的离岸公司,实控人为吉利控股集团。

天齐锂业7月13日公告则表明,今年6月底至天齐锂业此轮投资前,SM股东构成为梅赛德斯-奔驰持股46%、Sunrise持股41.4%、ZMD持股4.6%,而其他股东及预留股份为8%。这表明,在此期间,smart已为引入新的外部投资者做好了准备。

在此次天齐锂业入股后,SM的股东变更为梅赛德斯-奔驰、Sunrise、ZMD、天齐锂业(香港)、本轮融资其他跟投方和其他股东及预留股份分别持股43.397%、39.057%、4.34%、2.83%、2.83%和7.546%。

“smart对资本是有吸引力的。”在白毅阳看来,一直以来,吉利在全球汽车市场广泛合作、并购,且不断孵化新的上市公司。虽然smart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动市场面临的压力不小,但得到了吉利的SEA浩瀚架构支持之后,全面转型纯电动的smart在产品力上无论是在欧盟市场还是在东南亚以及其他海外市场上,其实力都不容小觑。“抓住这一波资本红利,smart在全球汽车舞台上说不定会有不少新的机会。”

对股东进行调整是否意味着smart将启动IPO?smart品牌全球CEO佟湘北回应财联社记者称,“以官方口径为准”。但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佟湘北曾表示,在企业运营层面,samrt以“轻资产”模式运营,相信会比其他初创公司更快实现盈利。“同时,我们有金融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目前的财务状况健康稳定。”

目前,smart品牌仍未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SM的营收为52.11亿元,净利润为-6.61亿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