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1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昆山巴城蟹文化旅游节在“阳澄湖大闸蟹之乡”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拉开帷幕。活动现场,表彰了苏州市十大家庭农场、农村创业创新获奖项目、十大智慧农业品牌和苏州市农民体育基地,2021年首届“冯梦龙杯”全国美丽乡村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
开幕式上,舞龙、舞狮、腰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轮番上演,钓蟹、绑蟹、品蟹、稻田收谷、晒场打谷、现场磨谷、农耕文化猜灯谜等互动项目体验感十足。不仅如此,农产品展销区还汇聚了来自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的8个特色展台,巧妙独特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
近年来,苏州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积极开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在全国首发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年行动计划和指标体系,中国农科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落户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试点走在前列的热血尖兵,昆山更是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扛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旗,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答卷。
“优秀成绩单绝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昆山市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于徳山表示,“要想争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杆,我们就要迎着挑战上、顶着压力闯、奔着目标干,全力以赴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每年的这个时节,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忙碌而开心的,一季硕果,终于丰收了。在一阵阵喜庆的锣鼓声中,2021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上百种优质农产品集体亮相,市民们或赏或品或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的巴城蟹文化旅游节,又结合了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健康跑与2021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让市民在吃喝玩的同时,又看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成果。
农民的丰收,离不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2020年苏州市承担全国首个智慧农业改革试点,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打造智慧农业生产场景,培育智慧农业创新主体,构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环节数字化、智慧化,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益。
“农业要进行迭代,就得突破原有的生产理念。除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还要实现品牌化发展。”于德山说。为此,昆山不断开展“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创建活动,打造出一批如巴城葡萄、锦溪大米、张浦黄桃等知名农产品品牌。2018年,昆山市创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昆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把“昆味到”打造成昆山市农业品牌的一面旗帜,有效促进了昆山市农产品溢价和品牌化增值。
近年来,巴城借助蟹文化旅游节这个平台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成功撬动起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目标。而改革创新也让昆山开拓出了一个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乡村振兴模式。随着“一村一规划”的实施,昆山市结合各自村庄特点进行设计,将现代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业相结合,多渠道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了特色旅游综合体——周庄祁浜村、“葫芦村”六如墩、“金砖水乡”祝家甸等特色精品乡村品牌,同步彰显江南水乡特色的同时又做到各有千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