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遥遥领先!中国造船业接单量完胜韩国重返第一

韩国造船业在全球月度接单冠军榜上仅仅待了一个月,就被中国再次踢下第一的宝座。

据克拉克森9月6日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71艘、205万修正总吨(CGT),以CGT计同比减少了30%。其中,中国承接了168万CGT,以8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韩国承接了27万CGT,市场占有率仅为13%,位居第二。中韩两国在8月份的市场占有率差距拉大到近70%。

从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接单统计数据来看,全球共成交1038艘、2681万CGT,比去年同期的1365艘、3445万CGT减少了22%。其中中国承接了654艘、1565万CGT,以58%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韩国承接了161艘、725万CGT,以2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仅小幅下降了2%,而韩国同比则大幅减少了42%。

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量达到1.2129亿CGT,环比增加了90万CGT。其中,中国手持新船订单量达5702万CGT、占比47%,韩国手持新船订单量为3986万CGT、占比33%。

此外,新船价格在8月份仍持续上升。今年8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Newbuilding Price Index)为173.56,同比上升了11.44点。按船型来看,17.4万立方米以上LNG运输船为2.65亿美元,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为1.26亿美元,超大型集装箱船为2.26亿美元。

进入今年以来,中国和韩国就展开了激烈的订单争夺战。迄今为止,中国在1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8月份均夺得接单第一的宝座,韩国仅在2月份和7月份登上榜首位置。中国已经对韩国形成了持续压制的态势。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韩国造船业承接新船订单量连续被中国压制,按CGT计,前8个月的市场份额与中国的差距已高达31%。不过,这是由于韩国造船企业采取了选择性接单策略,集中承接了市场景气度上升的LNG船等高附加值环保船舶。经过近两年来的大量接单,韩国船企已经确保了充足的工作量,因此比起单纯的接单量,对订单的收益性更加注重。

自2019年以来,韩国造船业年度接单量已经连续第五年落后于中国。尽管如此,韩媒指出,韩国造船企业仍然处于有利地位,韩国船企有足够的能力来选择和赢得大型LNG船等以盈利为主的船舶订单;相比之下中国船企则集中在VLCC、集装箱船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船舶上,在盈利能力方面不及LNG船。

据悉,目前韩国三大船企在2027年之前的可用交付船台已经排满,再加上船舶更新换代周期和环保法规,各大航运公司争相订购LNG动力船、甲醇动力船等环保船舶,形势已经到了船厂坐等客户的程度。一般来说,在造船业中下订单的船东是“甲方”,船厂是彻底的“乙方”,但在目前船厂产能供给不足的局面下,船厂可以成为“超级乙方”。有分析认为,韩国船企正在从主要船东那里巩固“超级乙方”的地位。因为接单条件好,可以挑选赚钱的订单,也就是所谓的“选择性订单”。

韩国造船业人士表示:“虽然中国正在提高环保船舶的技术能力,但由于与韩国的差距较大,船东即使等待很长时间也愿意在韩国船企下单订船。与以前展开低价接单竞争的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此,韩媒称,虽然新船舶订单占有率连续落后于中国,但韩国船企仍处于有利地位,有韩国造船业界人士表示:“市场占有率只是数字而已。”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