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震撼!自豪!振奋!《钢铁脊梁》第一集播出,反响热烈

锻造中国钢铁力量,讲述中国钢铁故事。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于11月29日晚上起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开播。

《钢铁脊梁》全片共6集,每集45分钟。节目将全景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如何支撑起我们孜孜以求的工业梦想,锻造出我们五彩斑斓的沸腾生活,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钢铁又将开启怎样的征程,未来更绿色、更低碳、更高效。

11月29日19点45分播出的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第一集《钢铁雄心》,带您走进钢铁,去了解中国钢铁工业一个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跨越。

第一集《钢铁雄心》故事集锦

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钢产量不够打一把菜刀。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钢铁力量,托举起一个强大中国。这背后是一个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跨越。

鞍钢:自力更生造出“争气钢”

70多年前,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时,外国专家曾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然而,短短半年多,鞍钢在一片废墟中重新站起,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恢复生产的大型钢铁企业。新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在1957年通车,但当时的桥梁钢,还全部来自苏联。为了结束不能独立自主生产桥梁钢的历史,国家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交给了鞍钢。上世纪60年代,鞍钢人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的情况下,研制出我国第一块桥梁钢——16锰桥梁钢,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16锰桥梁钢也被国人称为“争气钢”。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大桥,成为一个时代卓然而立的标志。

北满特钢:有力支撑新中国国防建设

钢铁,意味着什么?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新中国,有着更痛彻的理解。坚船利炮,曾经让我们饱受屈辱,缺钢少铁,曾经让我们不得不筑起血肉长城。守卫和平、独立自强,离不开钢铁,这是历史告诉今天的一个答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阅兵,受阅步兵方队手持的武器规格都不统一,飞机、坦克、大炮都是缴获的装备,当时我军的装备被戏称为“万国造”。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成为新中国最为迫切的愿望。军工装备离不开钢材,从研发到生产,80%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钢材和特殊钢的支撑。北满特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特殊钢厂,中国第一门重型火炮、第一辆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潜艇等多个国家第一所需的关键性钢材,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从1959年起,中国参加阅兵的国产武器逐年递增。

“天津大无缝”:打破石油套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无缝钢管,被誉为“工业的血管”,无论是输油、输气、还是核电、航空,都不可或缺。无缝钢管中的石油套管,更属于国家战略物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每年都需要花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无缝石油套管。中国的西北大漠,油气储量庞大,但埋藏也非常深,从地下6000米到7000米再到8000米,向超深地层要油气,无缝钢管必须经得住高温、高压、高腐蚀的考验。每一种都是量身定制,每一个丝扣都必须将油、气牢牢密封住,因为哪怕出现一点点瑕疵,整口油井都会报废。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天津大无缝”(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担负着中国改变石油套管长期依赖进口的重任。1994年1月,“天津大无缝”自主制造的第一根石油套管,在中原油田下井,改变了我国无缝石油套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从1994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无缝钢管第一生产大国,并一直保持至今。

攀钢:百米钢轨打造中国钢铁最亮丽名片

长轨牵引车、长轨推送车,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研发的这套长轨铺设设备,每天可以铺设5公里长的高铁轨道,这是6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3.8万公里,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无论是面对黑龙江的极寒天气,还是挑战大漠戈壁的酷暑高温,中国铁路能够贯通中国、突破工程无人区,靠的就是中国钢铁的强悍。百米钢轨,代表着高速铁路重轨制造的最顶尖技术。在攀钢,每7分钟就能生产出一根百米钢轨,百米钢轨已成为中国钢铁行业一张最亮丽的名片。

太钢:让世界级的水电工程拥有中国“心”

金沙江下游,雅砻江的加入,使得这里成为长江流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而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就位于这里。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子,它里面最核心的部件——磁轭钢片,因为生产技术难度极高,让国外一流的钢铁公司都望而却步。因为磁轭钢生产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20年前,中国在修建三峡工程时,磁轭钢还全部依赖进口。为了让世界级的水电工程拥有一颗完整的中国“心”,在国家的支持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太钢开始了磁轭钢的自主研发。今天,不仅中国大型水电站的磁轭用钢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高强抗震钢、大厚度高级别水电钢板、高牌号硅钢,每一个都摆脱了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的依赖,钢铁行业成为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登顶世界水电珠峰的主力军。

更多钢铁中国造:收获国家工业体系的自信

钢铁世界里,迎来更多的中国造。我们不仅在收获自豪,还有国家工业体系的自信。

在新兴铸管厂区里,为宁夏贺兰县排水工程定制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正在紧张生产,上世纪90年代初,这样的输水管道还要完全依赖进口,但现在,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球墨铸铁管生产研发基地。

在河北龙凤山铸业,上海大学董瀚教授和他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第一条能够生产纯度达99.99%超纯铁中试线在进行设备安装。一旦投入工业化生产,它将解决高端制造所需基础原材料“卡脖子”难题,助力国家在高精尖领域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在江苏镇江,2019年,冶金工程师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工模具钢粉末冶金专业化生产线,让中国有了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生产能力,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穿越每一个时代,这份钢铁雄心,永远矢志不渝。

看不过瘾,想看全片?贴心奉上回看链接(请扫描央视财经频道网站二维码回看本周一19:45《钢铁脊梁-1》)

第一集《钢铁雄心》反响热烈

“太震撼了。大国重器,钢铁骄傲!”

“老过瘾了!老骄傲了!老自豪了!”

“堪称工业纪录片的范本!将近45分钟的节目,没有一分钟划水。看到了中国制造的争气、底气、志气!看得人血脉喷张,振奋!向钢铁人致敬!”

“一个企业一定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在完成使命、践行责任的过程中才更能彰显企业的价值与发展的高度。”

……

第一集《钢铁雄心》播出后,业内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纪录片画面震撼,故事精彩,看得人热血沸腾,骄傲自豪!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钢铁脊梁》以其史诗巨制的震撼力,激发出中国钢铁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和信心!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