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钢铁脊梁》第三集播出: 看新时代钢铁人如何突破创新、挑战极限

锻造中国钢铁力量,讲述中国钢铁故事。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于11月29日晚上起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

12月1日19点45分播出的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第三集《钢铁之翼》,带您探秘新时代中国钢铁人在多个高端钢材领域如何突破创新、挑战极限。

第三集《钢铁之翼》故事集锦

新时代,中国经济直面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节点。这也是中国钢铁人的时代机遇。

以创新推动进步、以技术筑牢永续发展的基础,引领着中国走向钢铁强国,这更是中国钢铁人的使命。

陕钢龙钢:渭南平原上诞生绿色节能现代化钢厂

陕西,韩城。司马迁故里。陕钢龙钢历时三年的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将正式运营。

这一次改造,注入了全球最先进的活性炭除尘技术,古老的渭南平原上又诞生了一家绿色节能的现代化钢厂。

马钢:抢占重型H型钢领域的制高点

安徽,马鞍山。重型H型钢是大跨度建筑领域的高端钢材,是建筑结构的“轻型骨骼”,极限规格成品制造难度极高。20年前,正是马钢改变了这种钢材只能从国外进口的历史。今天,马钢人再次向极限规格发起挑战,又一次抢占了重型H型钢领域的制高点。

同样在马鞍山,重型H型钢动身前往美国夏威夷的同时,一批马钢车轮也正在出厂,它们的目的地是德国。中国的高铁不但穿上了中国自己制造的“跑鞋”,中国的高速车轮也远销到了全球。

突破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拿出一个个代表硬核实力的卓越产品。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今天,打造钢铁利刃的,是更先进的科技,更弥足珍贵的创新。

宝钢:站在取向硅钢世界前列,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上海,宝钢。中国第一批厚度为0.18毫米、铁损达到0.55瓦/千克的取向硅钢正在研制,它是我国电力输送中变压器铁心的核心材料。早在20年前,中国建设三峡电站时,还不能大量生产高等级取向硅钢。在全球的钢铁行业里边,这是封锁最严密的一项技术。如今,宝钢团队已经站在这个行业的前列。宝钢股份硅钢第四智慧工厂,取向硅钢生产基地,拥有全球唯一一家薄带超低损耗取向硅钢产品高效专用产线。

有数据显示,中国主要输变电工程装备如果采用高规格取向硅钢,每年至少节约900亿度电。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是中国钢铁人的创造。在激烈的竞争中,科技创新的角色越来越关键,担当的分量也越来越重。钢铁行业每次突破关键产品的制约,都能带动支撑一批下游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为中国制造向产业中高端攀升提供牵引。

几大钢铁生产基地:接续奋斗奠定钢铁强国基础

河南,济源,济源钢铁。这里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优特钢生产基地,这种在汽车、精密仪表领域广泛应用的易切削钢,过去一直依赖进口,但现在,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

江西,南昌,方大特钢。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弹簧扁钢生产基地。用于汽车减震的弹簧扁钢,平均每分钟就能生产一吨,这里的产量占据国内的半壁江山。

河北,唐山,津西集团。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钢板桩生产基地,这种Z型钢板桩,在工程围堰中能像拉链一样紧紧咬合,轧制要求非常高,这种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

几代人接力奋斗,共同铸就了大国钢铁雄厚的产业基础、技术实力和创新潜能,这也是中国迈向钢铁强国的独特优势。

中国一重:670吨钢水四包齐浇的霸气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国一重铸造车间,4.3米中厚板轧机机架即将浇注。这是一重历史上自主设计的最宽规格中厚板轧机机架,这样规模的机架浇注难度极大。要保证670吨重的钢水同一时间一刻不停地注入巨大的模具,一重人准备四个钢包一起浇注。这是设计者的智慧,考验的更是一重技术工人们的胆识和手段。经过一重人12天的奋战,轧机机架终于顺利浇注。一个月之后,这座机架将被运往鞍钢,开始它轧制钢铁的新生命。

从1954年开始,几代一重人就站在这里经受烈火的考验。67年内,一个个中国装备业的第一,都在这里诞生。今天,中国钢铁工业主体装备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泰尔重工:钢铁“医生”让旧轴起死回生

安徽,马鞍山。泰尔重工的技术团队正在研究如何修复首钢京唐公司发来的重载万向轴,这个重达52.3吨的大家伙来自德国西马克公司。曾经这种维修只能依赖国外企业,发货慢、价格高,中国人没有任何发言权。改变,来自安徽的这家装备制造企业。

泰尔重工,作为钢铁设备生产维护团队,他们更像是为钢铁厂排除疑难杂症的专科医生。他们不铸铁炼钢,但是钢铁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没有他们。这些钢铁“医生”决定使用世界领先的激光熔覆工艺对万向轴进行再制造。

熔覆之后,旧轴焕然一新。9000千牛米的扭矩,52.3吨的万向轴,0.9毫米的准确性。首钢的功勋轧机又一次成功更换了重载万向轴,但这一次,这根轴来自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国外设备厂商的垄断,泰尔技术团队生产出具备国际水准的第一根重载万向轴,万向轴的市场价格由此下降了50%。

首钢京唐:自信与执着!老轧机完成世界级挑战

河北,唐山。首钢京唐正在研制北京2022冬奥会滑雪大跳台项目用钢。

跳台用钢,性能要求堪比4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即便发生一定程度的晃动,钢结构也能够迅速回弹,在零下20℃的条件下,依然保持这种韧性。这种钢,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有生产能力。

如何让一台老轧机最大限度地提升轧制性能,成了生产跳台用钢的关键,也成为首钢京唐技术团队的重要使命。终于,经过多次调试,3500毫米轧机最大压下量成功增加8毫米。首钢京唐用一台老轧机,生产出中国首批跳台用钢。

不盲目追求最新的设备,而是通过首钢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将旧设备的生产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是首钢人敢于面对世界任何钢铁产品发起挑战的底气。这也是这群中国钢铁人的自信和执着。

每一块钢铁里都镌刻进一个时代的密码。

每一块钢铁里也记录着工业实力从弱到强的足迹。

从汽车到核电站,从天然气管道到水轮机组,科技进步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高端钢材,支撑起越来越精彩的梦想。

面向行业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钢铁,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成长。

看不过瘾,想看全片?贴心奉上回看链接(请扫描央视财经频道网站二维码回看本周三19:45《钢铁脊梁-3》)

钢铁人喜看《钢铁脊梁》

“作为新一代钢铁工人,我深知自己非常渺小,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但我会珍惜先辈们的成果,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提升技能,做出成绩,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当看到《钢铁脊梁》里中国钢铁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深受触动!勇于追梦的钢铁人,为铸造大国钢铁梦永不言弃、勇攀顶峰,矢志不渝的钢铁情怀是那样闪耀。”

“《钢铁脊梁》让我们重新回顾了新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重温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钢铁产业发展历史。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必须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根一线,奋勇拼搏,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奋斗终身。”

……

自《钢铁脊梁》在央视播出以来,业内反响愈加热烈。该片震撼且精细的画面,伟大而动人的故事,紧紧抓住了钢铁人的内心,引发他们心中最真切的共鸣。他们震惊、感动、并为此自豪;他们敬佩,学习,并引以为傲。他们相信,中国钢铁业必将继续蒸蒸日上,支撑起中国的“钢铁脊梁”,在世界舞台上开出绚烂的钢铁之花!

▲天钢员工在家观看纪录片

▲天铁职工和同事、家人一起观看纪录片

▲酒钢职工和同事、家人一起观看纪录片

▲陕西省韩城市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厂组织观看纪录片

▲辽宁省大连市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组织观看纪录片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超山路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观看纪录片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组织观看纪录片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