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从生态修复到产业腾飞 湘潭锰矿地区的绿色蝶变

钢铁快报:道路破烂不堪,仅有两条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宽5米的进出道路。无水可喝:供水限时限量,沿用原湘潭锰矿供水系统,从韶山灌渠引水,经简单漂白处理后,直接进行供水,分早、中、晚3次,每次一个小时。无房可住:多达3000多户职工居住在建于解放初期的棚户区内,户均面积不足30平方米。无业可就:湘潭锰矿的破产改制,导致3971名职工被买断下岗,其中1700多人只能依靠政府低保维持生计。

锰矿改制后,当地群众过去“靠矿吃矿”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迫终止。同时,非法盗采的锰矿石现象开始大规模出现,非法开采、非法冶炼、非法洗砂、非法选锰等活动一度猖獗,非法盗采“老鼠洞”连绵近10公里,祸及锰矿周边响塘、鹤岭等乡镇,导致房倒屋塌,田地开坼,地质灾害频发。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中小企业众多,无序的盗采使得每天有大约5000吨的矿石被浪费,一年浪费的矿石则高达200万吨。湘潭锰矿地区逐渐成为长株潭核心区域最落后的地区。

时代风口——涅槃重生

面对锰矿地区的千疮百孔,雨湖区在上级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直面困难、转变观念、顶压前行,切实变压头任务为自觉行动,变沉重负担为战略机遇。

抢抓“示范工程”建设机遇,着力扮靓生态环境。2012年4月,锰矿地区被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雨湖区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生态治理工作,先后成立湘潭锰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导小组、湘潭锰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市、区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科学编制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总体方案,同时积极抢抓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有利政策,全力争取财政、自然资源、发改、环保、住建、农业等多条线、多部门支持,成功恢复锰矿地区“造血功能”。目前,锰矿地区已建起了核心景区占地约1060亩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实施复垦农田约5000亩,修复重金属土壤约3000亩,处置废渣900万吨,植被复绿约2000亩。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搬迁28家“三高”和锰制品粗放加工中小企业,征拆厂房4万平方米,转运矿石500万吨、大型设备100多套,妥善解决了原锰矿的非法盗采、次生灾害、环境污染、土地权属、山林权证、垃圾处理等历史遗留问题。该项目于2021年获评湖南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抢抓“能源革命”机遇,着力升级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世界锰都的锰矿资源虽在长久的开采中逐渐枯竭,但一代代人围绕锰矿百年的奋斗,留下了同样富饶的“矿藏”。一方面,矿山通风机、牵引机车等先进矿山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在今天以平安电气、湘牵工业为龙头骨干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雨湖的主导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利用丰富锰矿资源,国有企业湘潭电化在1964年成功自主研制电解二氧化锰,之后围绕电池材料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出新型产品,于2007年成功上市,成为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雨湖区把握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机遇,结合湘潭电化技术优势,培育和吸引了湖南裕能、湘潭厚浦等一批新能源材料企业,形成了200亿规模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2016年湖南裕能成立并迅猛发展,202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锣上市,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今年来,引入了林特科技、梅塞尔、锰酸锂、60MW农光互补等新能源材料重点产业项目,正在加快省重点项目湘潭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园暨循环经济产业园,全力打造湖南最大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和重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抢抓“五好园区”建设机遇,着力打造雨湖高新区发展平台。2012年,雨湖区在实施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的同时,作出“突出园区主攻”决定,在锰矿地区组建工业园区。历届党委、政府“一张蓝图干到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湘潭雨湖工业集中区财政体制的通知》《关于全力支持雨湖高新区招商引资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创新财税体制机制、健全招商联席机制、开展园区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等系列机制,助力浩星钢构纾困解难作为省“万名干部联万企”解难题唯一典型经验做法,荣获国务院办公厅推介表扬。特别是通过建成白云路、潭锰路等主干道,开通雨湖高新公交专线;从国中水务引水并建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施锰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有效解决了无路可行、无水可喝、无房可住、无业可就等困境。目前,雨湖高新区已成长为省级高新区,2022年雨湖高新区在全省“五好”园区综合评价排名位列长株潭地区省级园区第二,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2023年1-9月,园区技工贸收入、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布同比增长22.98%、26.78%、22.6%。

优势叠加——投资洼地

当下,雨湖高新区作为长株潭融城“桥头堡”和全区经济发展“主阵地”,正致力于最大程度发挥产业生产要素和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筑巢引凤,推进产业腾飞。

园区拥有长株潭城市群核心腹地唯一可供大面积连片开发的土地。拥有原湘潭锰矿遗留下来约6000亩闲置建设用地,用地成本基准价约每亩22.4万元,而周边园区因征地拆迁等原因,用地成本普遍在每亩60万元以上。同时标准厂房日租金低于每平方米0.5元。

园区地处城乡融合部,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普工工资每月2500元至4000元左右,原湘潭锰矿也培育了一批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同时,园区毗邻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院校,与中南大学等周边院校建立长期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建设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和研发人才。

自雨湖高新区成立以来,雨湖区大力简政放权,精简和规范机构设置,尽量减少雨湖高新区承担的社会事务,并成为全市首家隐债清零园区。在省科技厅、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扶和助推下,雨湖高新区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国、省、市、区政策体系,可以从土地、税收、金融等多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和“一站式”的服务。通过聚集生产要素优势,聚焦新能源材料,打造新能源产业雨湖强势生态圈,将“百年锰都”蝶变为绿色高地、创新高地、发展高地。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变负担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劣势为优势,才能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雨湖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全力促发展、全力惠民生。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