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上海2023年首批新楼盘集中亮相,楼市小阳春或提前到来

上海2023年第一批入市楼盘于今日集体亮相。

据网上房地产信息,本批房源共涉及25个项目,面积约74.2万平方米,共计6958套,分布在浦东、杨浦、闵行等9个区域。其中,备案均价在6万元/平方米以下的项目15个,6-10万元/平方米以下的项目8个,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项目2个。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上海今年首批上市的项目主要位于郊区,加大了刚需盘的供应比例,体现出上海加大了对刚性需求的支持力度。

上海链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杨雨蕾指出,去年上海第一批供应的新项目共有33个,今年首批供应的新项目为25个,较去年有所减少。考虑到去年底第七、八批供应量较大,今年首批供应项目更多将起到市场“探路石”的作用,通过这些项目可以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按往年情况,后续供应量会逐步增加。

“从今年各区第一批的供应量来分析,市区的供应量尚未完全释放,预计下半年市区供应量将逐步增加。同时,考虑到市区供应的稀缺性,以及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情况仍然存在,新房的价格优势仍然比较明显,对购房者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杨雨蕾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本批新盘供应一个特点是,部分楼盘的入围比例较高。

按相关规定,项目认购比高于入围比的,将触发计分排序规则,所有项目中凡认购比高于1:3的,将继续实行5年限售政策。

上海2023年第一批将上市新建商品住房一览表显示,位于杨浦的保利海汇Z庭入围比为2.5,浦东的金怡名邸、开云明月华庭及闵行的古美华庭等6个项目的入围比为2。

“从去年上海第七、第八批集中供应的新房认购情况来看,市场反馈较为积极,大部分热门楼盘都触发了计分,个别楼盘的开盘去化率达到百分百,说明新房市场依然受到购房者的青睐。”杨雨蕾称。

严跃进表示,若认购比例低于入围比,降低了触发计分制的概率。“本批供应设置了较高的入围比,意味着房源的可选择性较此前要大得多,购房者后续不必对触发计分制有太多的担忧。”

从1月上海新房市场的交易情况来看,成交量有所下降,成交均价略有上升。

据克而瑞数据,上海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不过,考虑到1月正值春节,若与2022年2月(春节月)相比较,上海今年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春节月增长15%。

成交均价方面,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上海1月份新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9%,达7.07万/平方米。

今年1月,位于嘉定的越秀保利嘉悦云上成交面积达6.85万平方米,位居成交规模榜首,该项目均价4.98万元/平方米;位于静安的鸿印里均价达14.2万元/平方米,成交面积5.39万平方米,居当月成交规模第二位。

“均价时隔半年后再度升至7万元/平方米以上,主要与新房供应结构中改善型产品占比较高有关。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一旦市场供应恢复至以往情形,均价有望适度回落。”卢文曦补充道。

新房去化方面,据克而瑞数据,上海1月项目开盘平均去化率71%,较2022年12月月增4个百分点,较2022年平均去化率增长3个百分点。

供求情况来看,上海1月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534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仅5.4个月,是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消化周期最短的城市。

卢文曦认为,今年1月上海新房交易量起步不高,但去化方面具有很强优势,随着政策持续为楼市注入信心,上海楼市后续成交有望低开高走。同时,伴随今年首批新房集中亮相,今年上海楼市小阳春或较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