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井陉之变

钢铁快报:四周大小烟囱林立,冒着黑烟。天空总是灰蒙蒙,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煤矿附近山体岩石裸露,连废弃的煤矸石都堆成数十米高的小山,天热时甚至会自燃,可见淡淡火苗。”李健说。

钢铁快报:过去的臭水坑,变成了人人眼热的“香饽饽”!原来,这片地区处在矿区城区中轴上,周边是居民区,向北走几百米就是矿区政府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下一步如何开发,成为关键。

有人建议,既然塌陷区不宜盖高楼,可建设低密度的楼房或者商业综合体,发展房地产;

有人建议,可以扩建焦化厂,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更多就业;

甚至还有人提议,矿区耕地少,干脆把这片地分了种地也不错……

众说纷纭。经过反复调研讨论后,矿区区委区政府选择了另一条路——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商业开发固然有短期收益,但矿区面积小,公园绿地更少。为了人民福祉和长远发展,应把绿地还给人民,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百姓生活质量。”矿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

2014年7月1日,杏花沟生态公园正式开园。公园占地1500亩,由人工湖、湖心岛、空中栈桥、漫水桥、滨湖广场、观景塔、杏园林等景点构成,是一座集矿区特色文化展示、雨洪生态调节、农业体验、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绿地率达90%。

夏秋季节走进公园,沿着木栈道步行,只见几条木板桥阡陌纵横,水鸟在芦苇中嬉戏穿梭。沿着高空栈道漫游,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整齐挺拔的森林尽收眼底。公园内,三三两两的居民散步,或健身,或拍照,好不惬意。

就这样,“绿色”在城市徐徐铺展。

利用城北采煤塌陷区建设600亩清凉湾湿地公园,在城区边边角角见缝插针建设“口袋公园”,公共绿地面积逐年增加。

目前,矿区建成27处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6平方米。井陉矿区也获评河北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区,2021年12月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进步奖。

减与增

自2012年开始,井陉矿区陆续关停全部数十家矿山。2017年,矿区关停了全部洗煤企业;2018年起又陆续关停了全部焦化企业。自此,百年矿区的“矿”字,退出历史舞台。

长期以来,煤炭和焦化产业是矿区支柱产业,关停后,原有职工何去何从?本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

来到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井陉矿区新厂区,草木葱茏、群花争艳。这里原址是家焦化厂,如今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新厂区,综合绿化率达51%。

在炼钢车间,不见火光四溅,遍布电炉、精炼、连铸等工序的几十台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正高效而有序地“工作”着。

2020年10月,年产钢200万吨、钢材192万吨的河钢石钢环保搬迁项目在矿区建成投产。新厂区以废钢为主要原料,实现电炉短流程炼钢、全流程智能制造,从源头上降低排放。经初步测算,相比老厂区,石钢新区吨钢综合能耗降低62%,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5%。

井陉矿区以这个项目为龙头,建设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银亮材加工、高线冷拔、线棒材精加工等一批冶金新材料上下游项目在矿区落地实施;粉末冶金钢、高端弹簧等36个优质项目已完成签约,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38岁的高磊以前在焦化厂做了十多年设备点检工人。焦化厂关停后,他和一批同事都来到石钢新厂区工作。“虽然和以前一样在点检岗位,但新的设备和工艺完全不一样。”高磊回忆,以前焦化厂温度高,里外全是粉尘,有时踩在高炉顶上干活,尽管铺着耐火砖,身上还得穿着厚靴子、厚衣服做好防护,捂得非常难受。“如今在新型钢厂,不光收入涨了,厂房先进没有高温、粉尘和毒气,安全又舒适。”

“黑”色产业走了,好天气多了。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如今整个矿区颜色也变得明艳起来,平时经常带着老人孩子出门遛弯。”李健这样形容近几年的空气质量变化。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2022年井陉矿区空气质量大幅提升,优良天数由88天增长到255天,PM2.5、PM10、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下降均超过60%。

破与立

有的产业转型走得更远。

井陉矿区某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范雨亭本是一家焦化厂的车间主任,如今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种植林果、中药。

老范发现,近几年矿区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周末,石家庄市区的游客驾车50公里来井陉矿区游玩,不少人来到他的苹果园采摘。“采摘价比批发价高了两三倍,还省去了人工费和运输费。”老范眉开眼笑。

一个老矿区,怎么变身吸引游客的景点?

“对原有裸露山体和矿区遗址进行生态修复,打造成为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旅游资源。”矿区文广体旅局局长魏江峰道出答案。

2018年开始,井陉矿区开展了露天矿山复绿行动。

站在城北京昆高速井陉矿区(贾庄收费站)下道口向东眺望,迎面可见一座阶梯式山峰,人工开凿过的痕迹依然可寻。这是原某采石场的开采平台,如今平面已种上林草。从高处俯瞰,如同放大的梯田,别是一番风景。

过去由于采矿技术落后,矿区存在大量的渣堆、掌子面的开采平台。“有的地方削山采石料,不仅山体光秃,采石绝壁甚至达百米高。”程中杰说。

关停矿山后,矿区对开采平台的掌子面进行台阶式治理和复绿,最大限度恢复自然景观。“低于45度的缓坡,我们覆盖一层40厘米厚的土层,而后进行种植喷播。”矿山恢复治理项目负责人牛子良说,“陡峭边坡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在台阶覆土植树过程中,我们在边缘砌上半米高的石墙,再种上爬山虎。待若干年后依托长势覆盖掌子面,既实现绿化,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据统计,通过建设公园绿地、矿山植树复绿,井陉矿区森林覆盖率由2014年的46.7%提升到如今的58.2%,生态改善明显。

2019年,井陉矿区在西部山区修建了一条贯穿南北、全长11.2公里的西环旅游路,把区内主要旅游景点、景区串联在了一起。

沿着西环旅游路,自北向南,由富于商贾文化特色的贾庄古镇出发,一路领略复绿后的清凉山和天户峪群山风光,路过景色宜人的杏花沟生态公园,最终抵达有百年历史的正丰煤矿工业遗址。一路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生态修复复绿,历史遗址赋能,转型中的井陉矿区摸索出发展文旅的新路径。

井陉矿区区委书记段利勇介绍,近年来,井陉矿区通过发放惠民旅游补贴券等举措,积极带动旅游消费。今年春节期间,井陉矿区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7000万元,文旅产业正在成为矿区的富民产业。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