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试点工作开始 环境监测进入新时代

“大数据”时代到来,虽然我们更直观的接触是日常生活中各种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了解我们的个人喜好。但在更加便利的生活背后,大数据正影响着各行各业,促使其向信息化与智能化升级,如智慧交通、智慧工厂、智慧农业等。而在环保领域,大数据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能力对于越来越繁重环境监测任务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无论是环保政策的制定还是环保工作的效果判断都依赖于生态环境监测获取的数据。随着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监测从“单一数据”向“环境全要素数据”方向转变,数据采集范围也从一个监测站向一个城市甚至全国发展。这不仅对环境监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环境数据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因此智能化是环境监测的必然趋势。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监测数据集成共享、分析评价与决策支持,提升监测大数据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部2月18日印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应用,在重点省市推进智慧监测率先突破,实现监测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试点工作选取13个省份、16个地级市(含雄安新区)开展先行先试,试点周期2年,重点提升支撑服务保障、智慧监测基础、服务群众等三方面能力。我国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仍处于起步阶段,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可复制的智慧监测模式,包括监测技术、方法、产品、体制等,为后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智慧监测提供经验。

如何实现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数据的采集。智慧监测要求环境监测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目前国内环境监测技术与仪器虽然正向这一方向发展,但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高端装备仍无法摆脱进口依赖,如水质监测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自动检测类设备、大气监测中的温室气体高精度测量仪器等。数据的采集是基础,只有采集到精确的数据才能通过大数据进行后续的处理分析。除了保证数据的精,还需要保证数据的广,为此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立体监测技术,加强建设“天空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获得更全面的有效数据。

其次是数据的传输。随着5G的发展,信息的传输更加快速,但5G等技术在“互联网+”智慧环保体系中的应用仍有待深化。未来需要在监测站、无人机、无人船以及遥感卫星等监测终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

然后是数据的处理。包括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大数据分析,建立多元模型,准确判断当前污染情况并分析污染发展趋势,为环境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智慧监测也应具有一定的建议能力,辅助环境部门进行决策。

智慧环保是信息技术与环保领域的融合,推进智慧监测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而环境监测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我们的环境将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最新相关

巧解万元机械臂修复难题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张俊 李龙梅 报道近日,中国宝武新钢集团技术中心基层班组职工自己动手,用几十元解决了上万元的采购修复问题的故事,吸引了该公司基层大量关注。将时间的指针...

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

春风传喜,战鼓催征。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3月18日上午,湖南钢铁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投产仪式举行。涟钢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

张宣科技特种材料首次打入非洲市场

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销售人员在对广东中山重要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时了解到,张宣科技生产的H13模具材料经客户深加工后,成功出口埃及市场,将用于埃及城市照明工程关键部件制造。这是张宣科技特...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以创新为驱动,敬业集团深耕品种钢研发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研发已成为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考题、行业转型的深度调整,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