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搜索

中科院陈海生:中国今年新型储能装机新增规模将达到30至40GW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海生表示,抽水蓄能之外的储能技术被称为新型储能,过去3年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总体储能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在预测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时,他认为,今年中国仍将是技术研发最活跃的国家,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30GW至40GW,国内企业会加速出...

华光环能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约共建“绿色能源联合实验室”

[华光环能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约共建"绿色能源联合实验室"]12月15日,华光环能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共同成立"绿色能源联合实验室"达成一致,未来将在各自擅长领域发挥经验和优势资源,推动实现互利共赢、跨越式发展。双方将着眼绿色能源开展项目合作研发,重点...

中科院院士袁亚湘: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寻求最优解,许多大数据问题可归结为优化问题

[中科院院士袁亚湘: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寻求最优解,许多大数据问题可归结为优化问题]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深圳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发表演讲,袁院士指出,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数据还没有被有效利用。数据优化就是要研究这些数据的规律、分类和预测等问题。作为解决大数据问题的重要支撑...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电动汽车智慧能源有望达万亿规模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车载动力电池作为电能存储装置的属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车网互动这一概念也屡屡被提及。8月15日,“2023年工业综合能效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联合主办,共同研究推动工业能效碳效双提升。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欧阳明高院士:通过全球的努力,全固态电池能取得成功

[中科院欧阳明高院士: 通过全球的努力,全固态电池能取得成功]在4月16日下午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云上宜宾高端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现在全球已经有无数人投入到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创新运动中,随着ChatGPT技术的出现,对新材料的探索效率极大提高,开发的周期能够缩...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10-20万元是碳酸锂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 10-20万元是碳酸锂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针对近期碳酸锂价格波动,4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云上宜宾-高端对话"上表示,10-20万元是相对合理的区间,不要有过大幅度的波动,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院士孙世刚:加强基础研究

中科院院士孙世刚: 加强基础研究,力争主导新一代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发展,4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说: "我们国家应该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发力,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科技自立自强,希望能够主导新一代电池的发展。"孙世刚指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拥有量占世界新能...

中科院院士孙世刚:锂离子电池面临资源、能量、安全、极端环境四重挑战

在4月2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表示,现有锂离子电池面临着四个重大挑战: 一、锂等资源严重限制其规模储能应用。目前,我国70%的锂依赖进口,亟需发展新的材料体系;二、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锂离子电池远不能满足发展重大需求,限制了多场景应用;三、安全事故频发,2021年我...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2023年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进入阵痛期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 2023年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进入阵痛期]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阵痛期: 一、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转型阵痛,新能源车全面挤压燃油车市场,总体看新能源车快增长、缺利润,燃油...

立昂技术与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

立昂技术与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3月31日,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立昂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此次整合双方优势共建联合实验室,展开创新融合和跨界战略合作。未来将围绕物联网技术、大...

中科院院士:预计2030年纯电重卡市场渗透率将达35%

3月29日,在中国商用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按150万km寿命计算,由于油电差价大于电池投资成本和充电时间成本之和,换电重卡的综合吨公里成本低于柴油重卡,相比于快充和超充,换电技术补电时间最短,吨公里车辆运行成本最低。以鄂尔多斯换电重卡示范运营为例,换电重卡较柴油重卡车辆购置节...

中科院曾毅:AI不应无所不在,需要将一定空间留给人类自己

[中科院曾毅: AI不应无所不在,需要将一定空间留给人类自己]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表示: "我并不同意那些'某年某项工作会被替代'的预测。从我目前的观察来看,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人不可替代的部分。尽管当前人工智能也可以从事新...

中科院专家撰文解读室温超导研究进展,称仍需保持淡定

[中科院专家撰文解读室温超导研究进展,称仍需保持淡定] 3月9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发表题为《室温超导引爆全网?!科学家: 淡定!》的文章称,实验结果验证方面,可能需要几周或者一两个月的时间,或将有实验室能完成对这项工作的验证。"如果这个工作被证实是可重复的,是真的,那确...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龚新高:基础研究为社会持续培养创新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龚新高: 基础研究为社会持续培养创新人才]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龚新高表示,推行由国家主导的、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模式是必要的。基础研究需要人才,人才也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开展基础研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培养...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计2023年GDP增速为6.0%左右

1月12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将平稳运行,预计全年GDP增速为6.0%左右。根据报告,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速的拉动分别为3.5、1.5和1.0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前后低中间高的倒“U”形态势,第一季度为4.2%左右,...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人民日报撰文: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人民日报撰文: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人民日报发表《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章指出,以统筹布局和开放共享为重点,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的设施条件体系。科技设施、各类资源库、数据和期刊等设施条件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技...

中科院院士成会明:推动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直接再生回收

在20日于上海举办的“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2)”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指出,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状况尚不容乐观。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常用回收方法主要是火法和湿法,两种方法都是基于正极材料结构的破坏与有价金属元素的提取,能耗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待提升。对...

中科院:有力支撑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

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行动计划3月2日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提出到2030年,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60年,突破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并实现应用,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最新发布的中科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明确了近期、中期...

氢通新能源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战略合作

1月5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氢通新能源战略合作暨氢能源膜材料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举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唐勇院士与氢通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任亚辉代表双方举行《氢能源技术产业化创新战略合作》签约;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胡金波教授与氢通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