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北船重工交付中远海运铝土矿船

9月6日,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北船重工与中船贸易作为联合卖方为中远海运发展建造的21万吨散货船“惠和海”轮成功交付。至此,中远海运发展16艘21万吨系列散货船“吉祥和正、智信中华、国泰民康、锦绣昌盛”迎来完美收官。

武船集团董事,北船重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谷克超,中远海运散运副总经理陈延,中远海运发展总会计师林峰出席仪式并先后致辞。中远海运散运法务与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陈文穗担任新船教母,将其命名为“惠和海”轮,并在林锋、陈延、谷克超的陪同下为其砍缆。

林峰在致辞中回顾与中远海运散运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向为16艘系列船舶建造做出努力的合作方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21万吨散货船项目是中远海运发展与中远海运散运开展产融合作,加大协同合作力度,推动协同效应释放,实现船东、货主、船厂更加紧密连接的典范。未来,航运租赁事业部将继续致力于赋能航运主业为导向,以市场化为原则,携手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开创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惠和海”轮是中远海运发展16艘21万吨系列散货船(“惠吉海”“惠祥海”“惠和海”“惠正海”“惠智海”“惠信海”“惠中海”“惠华海”“惠国海”“惠泰海”“惠民海”“惠康海”“惠锦海”“惠绣海”“惠昌海”“惠盛海” )的最后一艘。该系列散货船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专为非洲几内亚铝土矿航线打造、按国际船级社协会共同结构规范要求开发的船型。该系列船Newcastlemax型散货船总长300米,型宽50米,型深25.2米,设计航速14.5节,入级中国船级社,拥有“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平台”等技术领先特性,是新一代智能、绿色、环保、节能和安全的大型散货船,拥有大载重量、航海性能优异、智能化程度高、绿色节能等特点,已逐渐取代18万吨散货船,成为市场上的主力船型。

该系列船绿色性能突出,采用环保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前置导管和消涡鳍节能装置,在持续使用功率(CSR)工况下航速达到14.5节,同时采用新型低阻力水解型防污漆降低油耗,EEDI/EEXI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每吨海里2.22克内,与市场上同类船型相比极具竞争力。

2019年,北船重工与中远海运发展签订了4艘21万吨散货船合同,开启了各方在造船领域的首次合作。前期,北船重工已经陆续交付“惠吉海”轮、“惠祥海”轮、“惠正海”轮,“惠和海”轮的交付标志着“吉祥和正”系列圆满收官。该批产品的建造巩固了北船重工在干散货船建造厂中的骨干地位,拓展了高端客户群体和新船型市场。21万吨散货船已成为公司新的主建船型、拳头产品,目前手持18艘,合计378万载重吨。

该批产品建造过程中,北船重工深入推进建模2.0理念,强化精益生产,开展模拟搭载,合理配置人员,提升阶段完整性,系列船周期持续缩短,收官船相比首制船,铺底到半船漂浮缩短53%、半船漂浮到出坞缩短14%、出坞至试航缩短19%,创造了半船漂浮至试航100天、码头周期30天达到交付条件的纪录。

收官船试航团队中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船东、船检并肩作战,合理安排重点试验项目(船舶测速、主机耐久、轴带发电机功能、无人机舱),试航意见较首制船减少63%。

本批次四艘船建造过程中,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北船重工按照武船集团和各级政府的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把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为产品高质量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