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构建市场化自律机制 推动高质量发展
自律是行业成熟的标志,核心是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业利益关系,维护产业公平竞争秩序和正当利益。要想解决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供需失衡矛盾,必须坚守3条底线,建立长效的市场化行业自律机制,方可走出困境,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守"三不"底线"没有订单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付款不发货"是钢铁行...
自律是行业成熟的标志,核心是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业利益关系,维护产业公平竞争秩序和正当利益。要想解决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供需失衡矛盾,必须坚守3条底线,建立长效的市场化行业自律机制,方可走出困境,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守"三不"底线"没有订单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付款不发货"是钢铁行...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炼铁工业奠定基础的阶段。解放前的旧中国, 钢铁工业十分落后,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钢年产量只有15.8万t, 生铁年产量仅为25万t。经过3年的生产恢复,1952年中国的钢、铁、材产量都创造了新纪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炼铁主要学习前苏联技术...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李根龙 记者 刘加军 李倩 报道仲夏时节,有着"上海之巅"之称的摩天大楼直插湛蓝的天空,这就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江苏省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腾特钢)生产的龙特牌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简称PC钢棒)成为穿插在这座大厦所有基桩、底板、核...
5月份,河钢邯钢连铸连轧厂15项主要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在全国同类产线中排名第一。其中,主线产量达到25.1万吨;作业率达到95.43%;铸机连拉炉数达到每浇次24.96炉,最高连浇炉数达到33炉;中间包使用寿命达到1070分钟,高出行业最好水平30分钟;产品综合废次降达到0.35%,成材率达到99.33%。河钢邯钢坚定...
钢铁产量是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可是,建国之初,中国的钢铁产量少得可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钢产量以千万吨计,美国甚至高达7000万吨,而新中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1950年中国钢产量也仅为61万吨--这点钢产量,平均到每个中国人不够打半把菜刀。一、1950年代:...
本报讯(记者朱晓波)6月7日,世界钢铁协会(WSA)发布了2022年全球钢铁企业排名。据悉,2022年全球钢铁企业排名以2021年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依据。通过与上一年的榜单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22年的榜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入围门槛更高了。2021年全球钢铁企业50强入围钢企的最低产量要求为818万吨,而202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何惠平 实习记者 贾林海 报道5月25日,2022年全联冶金商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民营钢铁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召开。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德龙钢铁、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胜,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等出席会...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炼铁工业奠定基础的阶段。解放前的旧中国, 钢铁工业十分落后,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钢年产量只有15.8万t, 生铁年产量仅为25万t。经过3年的生产恢复,1952年中国的钢、铁、材产量都创造了新纪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炼铁主要学习前苏联技术...
编者按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的延续实施,将对今年钢市产生哪些影响?围绕这一话题,本期《谈钢说市》邀请业内人士从供...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炼铁工业奠定基础的阶段。解放前的旧中国, 钢铁工业十分落后,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钢年产量只有15.8万t, 生铁年产量仅为25万t。经过3年的生产恢复,1952年中国的钢、铁、材产量都创造了新纪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炼铁主要学习前苏联技术...
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王宁"进入2022年,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全球通胀预期强烈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我国在'稳增长'政策带动下,经济增速或将回归正常轨道,钢铁行业也将呈现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2月25日,张宣高科龙翔发展公司总经理李旭日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
刘凡近日,俄罗斯、乌克兰两国冲突升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动,多国股市遭遇重挫。由于对俄乌冲突扰乱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预期较为强烈,资本纷纷流向避险金融产品,期货市场买空情绪高涨,对国内钢材期货市场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国内煤焦矿钢多品种期货价格在短暂反弹后再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本报记者 包斯文春节过后首周(2月7日~2月11日),钢市迎来"开门红",冷、热轧卷板市场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然而,上周(2月14日~2月18日),在原燃料价格大幅震荡波动及需求释放不及预期的影响下,冷、热轧卷板市场价格进入下行通道。2月18日,上海瑞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双在接受《中国冶金报...
本报讯(记者朱晓波)1月20日,必和必拓公布2021~2022上半财年(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运营报告。根据该报告,必和必拓2021~2022上半财年铁矿石产量为1.29亿吨,同比增长1%。其中,2021~2022财年第二季度(2021年10月1日~2021年12月30日),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达到6610万吨,环比增长4%。必和必拓在...
本报记者 张苓在往年这个时候,正是西安钢铁行业商会成员单位最忙碌的日子,但今年与往年不同,不仅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还有下游"拉闸限电"、粗钢产量压减及房地产信贷进一步收紧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影响,随着中央诸多稳经济、稳物价政策的陆续发布,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近日,西安钢铁行...
本报通讯员 赵腾 张庆祥2021年12月份以来,钢价呈现震荡偏强走势。2021年12月28日,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期货部经理亓建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本轮钢价震荡偏强既有铁矿石价格稳中走强的成本支撑,也有需求边际好转的有利影响,更得益于政策面的利好预期。预计2022年初钢市供需两端基本平稳,钢价将呈现...
本报记者 包斯文近期,冷、热轧卷板市场依旧呈现疲软态势,需求萎缩,市场交易冷淡,钢贸商对后市普遍持谨慎心态。2021年12月30日,上海瑞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双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冷、热轧卷板市场价格有涨有跌,呈现分化现象。总体来看,冷、热轧卷板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刘加军 李倩 报道实习记者 常语宁 报道伴随着机器轰鸣声,轧后红得发亮的钢板被送进先进的超快冷设备,经预矫机矫直和预设定好的工艺冷却后,一团巨大的水蒸气体喷薄而出,只见一张表面光洁、形态规整的钢板在产线上徐徐推进……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来到河北普阳钢铁...
今年10月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连续干预下,国内煤炭市场正在趋稳。罕见的霹雳调控背后,是时隔多年、重回公众视野的能源安全问题。但此次“煤荒型电荒”,与电力改革、气候变化、安环监管等多重因素互相交织,导致解决方案更为复杂棘手。该轮危机并非没有先兆: 2020年冬季湖南、浙江...
本报实习记者 贾林海"经过前期钢价的大幅下跌,目前市场价位已经处于阶段性底部的水平,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冬储可以提上日程,下游用户采购也可以逐步增加。目前,市场参与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是后续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冬奥会有关限产政策的影响、钢企减停产的执行力度,以及国家对保供稳价、稳定市...